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朱能:人才兴是基层兴的硬核

[ 作者:朱能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7-05 录入:王惠敏 ]

今年年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强国路的起点和发力点在于基层,扎实做好基层工作,就是筑牢推动党和国家伟业不断再上新台阶的首要工作。

人力资源是社会第一资源,人才则是人力资源中的翘楚和领头羊,基层兴离不开人才,人才兴是基层兴的硬核。因此,各级党组织更要团结带领好广大党员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和功成必定有我的魄力,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锐意进取,抢抓实干,紧扣《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确保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动员鼓励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奋力建功、笃定创业,为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坚如磐石的人才保证。

人才兴是基层兴的硬核,就要如伯乐相马般咬定青山不放松地为人才提供实心干事、科学作为的舞台和空间。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才的技能要用到刀刃上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才华横溢”。各级党组织更要团结带领好广大党员干部,与山区人民群众一道,紧扣各偏远山区和基层实际,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自然人文资源、特色优势产业,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舞台和优质的营商科教环境,鼓舞人才去施展才华、去大放异彩。

人才兴是基层兴的硬核,就要如唯才是举般不破楼兰终不还地完善人才管理政策、建立健全人才流动的机制。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管好人才是用好人才的前提,是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根基。各级党组织更要团结带领好广大党员干部,与山区人民群众一道,紧扣各偏远山区和基层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完善编制管理、职称评审、人才招录和柔性流动政策,让人才引得进打得通任督二脉,让人才留得住成为一种常态,让人才用得好树立起一面鲜明的旗帜。

人才兴是基层兴的硬核,就要如不拘一格般不畏浮云遮望眼地留住用好本土人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本土人才是推动艰苦偏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建设发展的主力军,是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各级党组织更要团结带领好广大党员干部,与山区人民群众一道,紧扣各偏远山区和基层实际,聚力破解当地人才匮乏的老大难问题,下大功夫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下狠功夫创造条件满足人才的发展需求,旨在真正让更多更优秀的本土人才能够心无旁骛地建设更加繁荣昌盛的家乡。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北国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