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诗中描述的诗意绵绵、古朴淳厚的田园之美,以满足人们返朴归真的意向而受到推崇。曾几何时,我们望城市高楼耸立,向往趋之;如今,我们看乡村美不胜收,向往生活在此处。城市如果说是现代文明的杰出代表,那乡村就是传统自然文化的摇篮。所以,乡村建设中,对景观而言,理应把自然风光和人文精神根植在质朴的土地上,才能展现乡村的独特魅力。
对于纯自然景观而言,乡村景观带有一定的人工雕琢。但对于城市景观,乡村的人工雕琢较低,更显自然。乡村景观是在城市景观和纯自然景观之间,它是有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田园风光。
乡村景观,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自然与人文并蓄的特色,它的一草一木皆是风景。那么我们在乡村能欣赏到什么呢?
它包括我们日常看到的:村落:民房,房前屋后林,聚落等;农田:耕地,菜地,村头聚会地,畦埂,篱笆等;道路:农用道路,田间小道等;河流水系:自然河流,水渠,池塘等;树林:近郊山林,杂木林等;其它:祠堂,石佛,石碑,石墙,洗衣场所,水井,水车,小木屋,晾晒稻子的架台等生活风景。
对于乡村景观而言,自然是环境的主体,人为的干扰因素较低,景观的自然属性较强。远离城市的喧嚣,体验自然的静谧,是每一个人对于纯粹乡村景观的向往。
综合上述,我们在对待乡村景观时,应该注意:
1、坚持尊重自然生态,充分尊重乡村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
2、本着经济性出发。乡村是重要的经济单元,受到农业技术、自然资源、耕作方式等的影响,农业还处于产业链最底端,适时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出发点。
3、保留地域性风格。每个地区都有其特有的乡村景观,这些景观反映了乡村特有的地域特点,所以要充分尊重地域景观特性对于展现农村风貌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还要深入地方农村的文化资源,如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名人典故等等,通过多种形式加以开发利用,提升农村人文品味,以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注重融入性。在进行村庄的规划布局时要吸纳当地村落布局方式,建筑的设计要体现当地的风格,同时还要尊重村庄中现有的池塘、山坡以及植被状况,因地制宜的设计一些人工景观,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的乡村景观形态。
结:实现乡村振兴,促进乡村特色建设,既要保持乡村本土文化的传承,也要尊重现代文化的多样性,避免单调、乏味的千变一律,才是展现乡村独特魅力的重要砝码。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清农学堂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