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顾士刚:对睢宁绿色崛起战略的思考

[ 作者:顾士刚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5-25 录入:吴玲香 ]

题记:习近平总书记“绿色辩证法”——发展与保护辩证统一,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解放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人民渴望绿色生活,“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当前环保问题仍是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如何还老百姓一片蓝天白云,跳出“围墙”思维、强化共赢思维,在“腾笼换鸟”的“阵痛”中实现“凤凰涅槃”,增创可持续发展新优势?关键在人,以思想为先导,以行动为目的,把生态理念植入解放思想行动中,使经济发展用绿色生态破冰,强势突围,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绿色发展是构建睢宁经济高质量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打赢环境保卫战的根本之策。就必须继续在“红船精神”指引下发扬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于亮剑的“愚公精神”,咬定目标、苦干实干,让绿色成为发展的鲜明底色,在发展理念、产业体系、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改革创新等方面解放思想,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确保睢宁绿树常青、绿水长流、空气常清新。

凝心聚力。习近平总书记说,“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方面采取超常举措,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解放思想不是“空谈”,大家要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认真调研、用心思考,“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正所谓“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天上不会掉馅饼,古人云:行胜于言。又云:知之匪艰,行之维艰。坐而论道可以气象万千,起而行之才会乾坤随我旋转。

在当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工作量大、面源广,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提高政治意识,坚持把群众事当成自家事来办,把群众事当成自己事来干,靠前服务,发扬“店小二”精神。一对“散乱污”企业整治要明确整治进度、时间节点,对乡村振兴支柱产业——家具电商面临转型阵痛与超车机会,电商的两极——要么转型升级,走绿色环保高质量发展,要么被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强制关闭;二对中央、省、市环保督查情况、交办的案件要坚决对照整改到位,并以此为整治基本标准,提高睢宁整治力度和标准;三对VOCs治理,强调环保局要加强指导;四对国控断面治理精准发力改善水环境质量;五对验收与帮扶提出高要求,各镇要兜好底,让帮扶组给把脉,验收组要在24小时内回复各镇企业验收申请;六在政治站位上强调县委政府对污染防治工作不是一阵风、一股风,而是长期坚持立足常抓不懈,务求长久实效。

“比学超越”强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解放生态思想,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发展理念得到升华,发展实践快速落实。但生态文明建设仍是突出问题,仍处在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到了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攻坚期、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需要跨越一些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关口。真实干,“实干”讲究的是知行合一,补短板固底板,以创新开路,以敢闯敢试架桥,思想上“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

睢宁县委把打赢大气污染攻坚战纳入季度“比学超越”内容。通过开展专项环保整治行动,各镇要找到“比”的差距,使污染防治工作更有震慑力;掌握“学”的方法,持续开展环保“亮剑行动”,如专项一组,加强建筑施工扬尘防控能力建设,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对建筑扬尘污染实施全面整治。树立“赶”的目标,落实“一眼净”行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实现“超”的跨越,确保“散乱污”企业按标准要求取缔到位并严防反弹,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与日常防污措施的落实形成有效的配合,达到点面结合、长短结合的效果。一是深入开展环保“亮剑”与发展“提速”辩证统一行动,全面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防治,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强度双控制和节能环保等重大工程,让市场的手与政府的手紧握成拳,“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毛泽东语)聚力创新,聚集富民,加大农村垃圾治理,严控农村面源污染。二是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回头看专项行动。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在优化政务服务、投资开放、要素供给、创新创业、诚信法治、人文生态“六大环境”上,各乡镇要切实负起责任,履行好属地管理责任,按照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会议精神,采取得力措施,加快工作进度,确保“散乱污”企业按标准要求取缔到位并严防反弹。

“突破睢宁战略”。睢宁县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因地制宜、城乡联动,综合治理、长效管理的战略方针,加快实现创建“美丽睢宁”目标,推动“强、富、美、高”新睢宁建设进程。要在“绿色发展”上做文章,消除与新时代、新要求、新形势、新使命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思想定式,以更大力度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改革创新、强化措施、寻求突破。

赋予“突破睢宁战略”绿色崛起新内涵。要真正在“突破”上下功夫,必须自我革新,勇于破除骄傲自满、急功近利、被动应付、因循发展等一切影响睢宁发展的枷锁。借环保整治之东风,改造升级传统产业,让企业脱胎换骨、涅槃重生,推进绿色融合发展,是每一个企业升级的必经之路。环保既是企业头上的“紧箍咒”,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占领市场的“金箍棒”。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委党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