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归根结底在于中国共产党人能时刻不停地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基层的党员干部是基层各项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指挥者和参与者,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基层的发展,对其能力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更为迫切,但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如何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的能力,笔者认为应从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五种属性入手。
增强“金”属性,提升政治素养。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最为突出的特点和优势,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根本的政治属性。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就要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在思想上加强自我约束,牢固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经受住主观主义、自由主义等不良思想的考验。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党中央、各上级组织的要求始终保持一致,将党的各项决策严格落实到基层的各项发展中去。在基层的实际工作中,将党的领导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讲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引领基层干部群众,筑牢党的意识、国家意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增强“木”属性,提升思想素养。基层党员干部是从群众中选拔出来的优秀代表,具有较高的公信力,文化知识、办事能力和资历威望都能得到群众认可的“领头羊”。更要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用心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牢把握好思想的“总开关”。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质过硬,科学思维给力。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将信念植入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责任,这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培为政之本,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同时要积极爱党、拥党、护党,当好党的基层建设的带头人。
增强“水”属性,提升道德素养。道德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润物而细无声。道德,距离我们并不遥远,道德就在我们身边,她是人与人、家与家、干部与群众之间重要的规范。在基层人民群众衡量一个好干部的标准更多是依据道德标准而发出的感知感受。基层党员干部要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坚持问题导向,有问题要找出原因,没有问题要遵循客观规律办事,主动作为,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牢牢守住核心价值观这个道德高地,展示出基层干部的正能量,引领感召群众养成核心价值观,筑牢社会治理的心理基础,不断提高人民的文明修养。
增强“土”属性,提升文化素养。文化如土,厚重而渊博。基层的党员干部要发展好基层这一方沃土,必要要有很高的科学文化知识,要认真学习科技、法律、经济等方面知识,通过自身学习提高和带动群众学习,用文化兴盛带动经济的蓬勃发展,补齐基层群众文化科学文化知识这个最大短板,法律法规知识这个最大弱项。基层群众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基层生产力的水平,决定了基层发展建设的进程。党员干部要带头以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来发展基层。要有市场观念,并科学准确地判断和掌握市场变化规律。要有风险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不盲从不跟风。引导基层群众提升科学技能,开放思想,主动学习科技知识,主动运用科技知识配合生产,主动创新发展。
增强“火”属性,提升领导素养。基层的领导干部,更要有领导样子,要有“火”一样的激情,“火”一样的霸气,“火”一样的事业心。不能把基层的“官”不当一回事,要学会如何引领基层群众走向幸福的方向。不仅要在思想、认识、能力、工作上比群众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好,更要能够让组织放心,让人民群众服气、让人民群众满意。更要加强领导艺术的培养,要有领导方法,善于在工作中讲方法、讲艺术,主动贴近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心系群众、不脱离群众,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敢于负责、敢抓敢管。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上下功夫,提高克难攻坚、服务基层发展的能力。
(作者单位:合江县司法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