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唐怡岚:从中央一号文件看“五机制”让公职人员回乡任职

[ 作者:唐怡岚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2-18 录入:吴玲香 ]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下称《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意见》强调,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在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2018年2月8日,四川省出台省委一号文件,文件中提出,将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本文就公职人员回乡任职这项创新举措从“五机制”进行简述。

一、推行“聚人气”新机制。乡村振兴,迫切需要打通人才流向乡村、留在乡村的通道,解决乡村“聚人气”的问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宏耀在2018年2月5日《意见》新闻发布会上特别强调:“乡村振兴不但需要钱,实际推动过程中更缺‘人’。”要完成乡村振兴这个宏大战略,就要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其中公职人员就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吸引公职人员回乡任职,需要推行“聚人气”新机制。一是鼓励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主动回乡任职。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基层领导干部紧缺,急需一批有经验、有能力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各级机关应正确引导公职人员的思想认识,积极鼓励省、市、县、乡机关和事业、企业单位等国家公职人员,通过法定程序回原籍参加村干部竞选。二是通过“乡情”、“乡味”、“乡愁”吸引公职人员回乡任职。通过打造乡村特色工程建设,乡村特色文化开发等政策项目,吸引公职人员投入到自己家乡的建设中去。

二、推行“多优惠”新机制。要留住回乡任职的公职人员,不能仅通过“喊口号”式思想建设,也要设身处地为公职人员着想,合理解决公职人员的一些必要需求。要吸引公职人员回乡任职,需要推行“多优惠”新机制。一是给一些条件比较困难、任务又比较艰巨的回乡任职的公职人员解决住房问题。让公职人员回乡任职的时候有地方可以落脚、有地方可以休息,才会让公职人员产生“家”的归属感,才能更加用心地建设乡村,建设自己的“家”。二是给回乡任职的公职人员提升经济待遇。回乡任职的公职人员不仅要完成自己本职的工作,村里出了什么问题,还要随时回村协调解决,比普通干部的工作时间更长,任务更重,应当给予经济待遇上的补贴。三是组织当地共同进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闲置宅基地、农房等租赁优惠政策、回乡创新创业支持举措等,多种优惠措施齐头并进推动公职人员返乡积极性。改善乡村里的生活环境,不仅方便了公职人员,也给乡村群众带来便利。

三、推行“鲶鱼性”新机制。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鲶鱼效应”是指,采取一种手段措施,刺激一些公职人员回乡投入到农村现代化建设中,从而激活农村基层中的职工干部。在推动公职人员回乡任职的进程中,应该运用“鲶鱼效应”,创新性提出推行“岗编适度分离”新机制,建立急需紧缺人才援助机制,允许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推动岗编一体向岗编分离转变,充分发挥现有机构编制潜力,管好用好机构编制资源,推动公职人员向基层流动。岗编分离的新机制,给一些治理水平落后、思想懒惰懈怠的基层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把有限的编制资源用活,把顺畅的人才流动机制激活,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回乡公职人员努力干活,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返乡公职人员队伍提供科学有效的制度保障。

四、推行“新乡贤”新机制。中国的历史上,乡贤带来一方兴旺的案例比比皆是,“乡贤文化”在国家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担负了以德化人、塑造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职能。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让返乡公职人员像古代乡贤一样垂范乡邻,培育文明新风、树立核心价值。回乡任职的公职人员“新乡贤”不仅能树立榜样,引领正确的价值观,还能够发挥其所长,带动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特别是能够发挥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在推动公职人员回乡任职的进程中,应在有条件的县(市、区)政协设立新乡贤界别,提高返乡公职人员“新乡贤”的地位,实实在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五、推行“齐共享”新机制。回乡任职的公职人员数量少,根本原因在于觉得回乡任职看不到“前途”。许多返乡公职人员,尽管在乡村建设中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任期一到,又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单位,担任自己下乡前的职位,没有任何变动,这样不利于调动公职人员回乡任职的积极性。在关于回乡任职的公职人员的岗位调动上,我们要用更加完善的共建共享机制,选派返乡干部年度考核等次视同选派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等次,不占选派单位优秀名额。选派返乡干部任期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之一。建立选派干部任职档案,全面反映返乡公职人员在村任职期间的情况。加大对优秀返乡干部的使用,各选派单位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考虑本单位任期考核优秀的选派返乡干部,对工作表现突出、任期考核优秀的县、科级后备干部要及时提拔使用。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