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白美清:培育建设中国式国际大粮商

[ 作者:白美清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8-09 录入:王惠敏 ]

8月2日举行的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五届五次理事会议暨五届五次常务理事会议,是协会完成脱钩改革后举行首次重要会议,标志着协会进入深化改革、企业家办会的新时代。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原会长白美清到会并发表讲话,勉励全行业共同努力,构建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钢铁长城,并在国际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培育出创新立业的粮食队伍。

白美清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重大变化。

粮食生产连续上了四亿吨、五亿吨、六亿吨三大台阶,相比1978年全国粮食总产翻了一番,结束了“低标准,瓜菜代”,吃“节接粮”的历史。

目前,粮食流通上,顺利地实现了从统购统销、票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建立起以专项粮食储备制度为基石的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和应急保障机制。

粮食市场供应充足,国内外优质产品云集,市场空前繁荣,人民深受其益,可以说是粮食史上的黄金时期。

随着粮食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转折期,粮食的安全、粮食的生产与供应将面临新的难点、新的考验。

历史表明,在粮食大丰收之后,将会出现周期性波动,粮食生产经历一段调整期、下降期,然后复苏上升。

“一会粮多,一会粮少;一会买难,一会卖难;一会五谷盈仓,一会库存见底。做粮食工作,一定要居安思危,处丰虑歉,心中有数,工作落实,措施得当,不可疏忽于一时,定要做到万无一失,方能稳坐钓鱼台。”白美清说。

白美清认为,面对国际、国内粮食形势的复杂局面,今后要继续维护好国家的粮食安全,抓好粮食和农业队伍的培育,特别是要抓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国际粮商两件大事。

“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培育我们自己的国际大粮商,自己的‘优秀品牌’、‘百年老店’,进一步把粮食企业做强、做精、做实、做大。在华夏大地上,要拥有国际知名的大米厂、大面粉厂、大油脂厂、大饲料厂、大食品厂。现今国际大粮商有A、B、C、D,我们也应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国际大粮商甲、乙、丙、丁,进入中国企业五百强、世界企业五百强之列。”白美清在讲话中指出。

培育和建设中国式的国际大粮商,是个系统工程,是百年树人的大事。新时期的粮食队伍中,还应拥有大批技术精湛、品德高尚的能工巧匠,这样才能在国际粮食市场中保持应有的地位和话语权,立于不败之地。

白美清认为,我们的新型粮商,必须是德才兼备,能驾驭千军万马,运筹亿万资产,驰骋世界粮食商场的能手,能把握商机,胸怀大局,苦干实干的专家。

“特别要强调继承和发挥粮食系统优良传统、优良作风,树立坚定理想信念,为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而奋斗终身。中国的儒商,历来就有‘取之以道,用之以德’的好传统;中国的粮食界,从起步开始就视粮食行业为‘良心行业’,视粮食人为‘有良心之人’,尊法、厚德、尚智、为民。”白美清特别指出。(记者赵瑞华)

作者系中粮协原会长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粮油市场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