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2025年5月18日 星期日

徐绍峰:数据化可解农户融资难

[ 作者:徐绍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470 更新时间:2017-06-23 录入:19 ]

针对农户信用问题,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深入学习研究,形成了一套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评估而产生信用的体系;针对贷款可能产生的违约风险,“京农贷”在授信之后,继续帮助农民做养殖管理,并把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融合进来;针对农户生产过程中,农贷有时闲置却仍需偿还贷款利息的现状,数据化“京农贷”可以把饲料的用量精确到天、到克,并据此匹配贷款资金。

金融机构各类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说起创新产品支持“三农”,一些金融机构高管也总是拿着靓丽的数据滔滔不绝……

缘何农户“融资难”问题依然未解?

对于一些涉农金融机构而言,有些产品创新,属“银样蜡枪头”,好看不中用;有些产品创新是“新瓶装旧酒”,本质没有变……这其中,最根本原因是,金融机构一方面对缺乏有效抵质押物和征信记录的农户,从防控风险的角度出发,不敢放贷;另一方面,从管理成本角度出发,感觉发放给农户的单笔贷款数额低,管理成本高,不愿放贷。还有的是因为缺乏技术手段,没有能力放贷。不管什么情形,根子在于,银行总是从银行视角考虑问题,没有深入农村,了解农户,帮助农户,共生共赢。

农户“融资难”问题,真的无解?或许,京东金融——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通过自身实践,用其创新的“京农贷”告诉人们,情况不是这样的。

“京农贷”能创造什么奇迹?如果说京农贷1.0版本,是以无抵押、低利息、放贷快等特点,解决了农户在农资采购、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中的融资难问题的话,那么,京农贷迭代为2.0版本,就真正切中了农户贷款中的“痛点”和“难点”,使得以往传统金融机构眼中的所有“不能”,都变成了“可能”或“能够”。

“京农贷”跟涉农金融机构创新的产品一样,目标都是为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不过,与传统金融机构创新的金融产品不同,“京农贷”利用京东科技优势,从三个维度解决了农户融资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

第一个维度是,针对农户信用问题,“京农贷”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以资产抵押产生信用的思路,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深入学习研究,形成了一套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评估而产生信用的体系,并将其用到养殖贷的实践中。以农业生产过程的数据化模型为基础,代入历史生产数据,对未来生产结果做出预测,再以预测的统计学结果产生信用。换句话说,农民信用的产生是对农业生产过程量化分析的结果。

第二个维度是,针对贷款可能产生的违约风险,“京农贷”在授信之后,继续帮助农民做养殖管理,并把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融合进来,包括为养殖户提供免费的云端养殖管理系统、监控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等,帮助养殖户建立一套集物流管理、信息流管理和资金流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养殖管理体系,实现养殖技术的升级,促进养殖的集约化、规模化。“我们帮农民搞好养殖管理;养殖管好了,养殖就能成功;养殖成功了,农民就能赚钱;农民赚了钱,就能还钱。”京东农村金融数据农贷负责人王瑞说,“这就是数据化京农贷的核心理念。”

第三个维度是,针对农户生产过程中,农贷有时闲置却仍需偿还贷款利息的现状,数据化“京农贷”可以把饲料的用量精确到天、到克,并据此匹配贷款资金,其结果是农民只会为养殖中实际使用到的资金支付利息,不会为任何一分闲置资金支付任何利息。

三个维度解决了传统金融机构对农户贷款望而生畏的“难点”和“痛点”。“京农贷”目前虽然仅在养殖领域进行尝试,但给予传统金融机构的启迪是巨大的。

首先,它告诉传统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发展如此迅速,以至于随着新技术的运用和融合,原先难解的“死结”,都可以一一破解,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并非无计可施。比如,农户信用问题,一般涉农金融机构能做到的也就是看看农户家有几间房、养了几头猪、几只羊等,然后创新诸如活体质押贷款或者农房抵押贷款等产品,以解决农户贷款抵质押难问题,转来转去,还是在抵质押物上打主意,典型的银行思路。像“京农贷”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量化分析”来评估农户信用,不能不说京东不仅在农户贷款上下了很大工夫、做足了功课,而且对中国农村养殖业也有着深入的洞察和理解,对中国农民怀有深深的人文关怀,对服务“三农”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如果传统金融机构能用京东金融的思维和眼光去思考和观察“三农”,农户“融资难”怎么会没有解决之道?

其次,它告诉传统金融机构,真正能化解农户贷款违约风险的,不是在家里制定什么规章制度,或者一见形势不好,赶紧提前收贷,而是要学会如何帮助农户提高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帮助农户赚钱。农户赚钱了,怎么可能不还钱,又怎么可能出现违约风险?

再次,它告诉传统金融机构,不要总是想着从农户那里赚钱,而是要学会如何帮助农户省钱。如果每个金融机构创新的金融产品,都能像“京农贷”一样,不让农户“为任何一分闲置资金支付任何利息”,那将不仅会大大减轻农户的偿贷负担,帮助更多贫困地区农户脱贫致富,也可以大大降低农户贷款产生不良的可能,让银行愿贷敢贷,这对提升农业竞争力、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收入,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京农贷”没有诞生在传统金融机构,而是由互联网金融公司一手打造,这不仅说明了互联网金融公司眼光独到、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善于从解决金融业“难点”和“痛点”中寻找或创造商业机会,而且通过打通“任督二脉”,在改善农户融资环境、化解农户“融资难”的同时,也在冲击传统金融业的生存格局,并将对农村金融的未来产生颠覆性影响。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2017-06-22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