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复杂形势和多重挑战,我国农业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人民日报,12月20日)
近年来,在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问题的关怀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惠农政策的帮扶下,广大农民同胞生产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由于我国土地现状以及农业根深蒂固的结构性硬伤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农业现代化”进展缓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着力点在于“农产品优质安全”。长久以来,粮食供给与粮食安全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的两个严肃问题,既要保障粮食供给量又要保证粮食安全健康,这两个难题如不尽快破解,必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甚至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农业供给侧改革因此应运而生,既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又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粮食安全的“刚需”。
民以食为天。安全是粮食的应有属性,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民生根本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农业供给侧改革首先针对粮食安全这一尖锐话题,既表明了中央对于热点社会话题的不回避不逃避,更反映出中央对于确保粮食安全、调整农业结构的信心与决心。
笔者认为,“农产品优质安全”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头戏,能够从源头上保证粮食供给的安全,解决老百姓最为关心的“吃饭”问题,从而保障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