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今日头条

梁漱溟:仅靠自觉不能解决乡村问题

[ 作者:梁漱溟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29 录入:王惠敏 ]

乡村问题的解决,天然要靠乡村人为主力。我们组织乡村的意思,就是要形成这解决问题的主力。但是有了乡村人为解决问题的主力就够了吗?单是乡村人解决不了乡村问题。现在的乡村问题,乡村人本身不能够解决,乡村人对于问题只能直觉的感觉到,而对于问题的来源,他不能了解认识。譬如以经济问题的复杂,乡村人不会了解,不会认识,他只能直觉的感受痛苦而已。所以乡村问题的解决,第一固然要靠乡村人为主力;第二亦必须靠有知识、有眼光、有新的方法、新的技术(这些都是乡村人所没有的)的人与他合起来,方能解决问题。没有第一条件,固然乡村问题不能解决;没有第二条件,乡村问题亦不能解决。粗略的说法,是这个样子。

就第一点(解决乡村问题靠乡村人为主力)来说,我们可以看出乡村里的人虽然是普遍的同样的感受乡村问题的压迫,问题加在了每一个乡村人的身上,使他们同在问题中;但是他们自己缺乏这样的一个自觉,看不出来他们的问题之解决,必然靠他们自己的齐心合作。我们虽看得出来他们是须靠合作。可是他们缺乏合作的要求,他们没看出这个路子——合作;关于这一点(解决乡村问题要靠乡村人合作为主力),我们就要把我们所看到的,给他一个安排,从这个安排上让他发生自觉,发生合作的要求。我们看出来啦,再给他点明,给他们摆出来;那末,就可以成功所谓解决问题靠乡村人为主力的条件了。

我们必须启发乡村人的自觉,因为乡村问题虽然是很严重,能让乡村人很难过,可是他们缺乏大家同在问题中的自觉。对于大家齐心合作自救的要求不够。我们的乡农学校就是给他一个安排,摆出来,让乡村领袖与农民多有聚合的机会。在他们聚合的时候,就容易谈到他们所痛苦的问题,他们本身的问题。乡农学校是一个安排;这个安排就是让乡村人发生自觉,并有齐心合力解决问题的机会。

单有了组织这个就够了吗?不够!还须有第二条——有学问、有眼光、有新知识新方法的人。不过第二条亦必须有补充:问题的解决固然必须靠有眼光、有新知识新方法的人,没有这个则解决不了问题;可是我们要知道新的知识、新的方法,不经过一种切磋陶炼是没用的。虽然乡村人是头脑简单,没有办法,自己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可是难道我们就能解决了他们的问题吗?也不能!我们虽有新知识、新方法,而新知识、新方法是外边来的,是很不切于乡村事实,所以很多用不上。——大概凡是一个能用得上的法子,或说是能走得通的道路,必然是一个经过切磋陶炼的新知识、新方法。现在所苦的就在此:新知识、新方法在上边、在外面,而实际的问题却在下边、在内里。乡村内里诚然是很苦痛、很着急、很没有办法,可是上边的新知识,新方法也一样没有办法,多半是用不上。如果勉强去用,更与乡村人添问题。譬如地方自治,本来是一个好法子,但乡下人能用得上用不上呢?如果强迫乡村人去行,那只有给他添痛苦。好法子的产生,一面是对问题顶亲切的乡村人,一面是有新知识、新方法的有心人,两面接头,两边逗合;把他们的意见、他们的方法,经过切磋,经过陶炼,然后才能是一个合用的法子。这个法子,从其效用上说,因其是新的,一定有效用;从其切合实际问题上说,因其是经过切磋陶炼的,一定能行得通。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乡村建设理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