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赢得一起借贷纠纷诉讼,河南顺天化工科技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顺喜从中院一路行贿到最高法。5年里,王顺喜先后用掉14张银行卡、24.7万余元,行贿8名司法工作人员。河南洛宁县人民法院近日公布,王顺喜因行贿罪获刑。据“新华视点”记者了解,目前,收受贿赂的8名司法工作人员中的6人分别受到党纪国法的追究。(人民网,8月22日)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承担着执法办案、明断是非、定分止争、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的神圣职责,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发挥着规范、指引、评价、引领社会价值的特殊作用。但是,在金钱的诱惑下,河南的这8名司法工作人员将自己的责任忘在了脑后,人为地让法律的砝码偏离了中心,严重影响了法律的公平性、正义性,损害了人民法院的形象。
要保证法律在执行时无偏差,有效保证法院裁决的公平、正义,首先就要保证司法人员的公平、正义性,确保他们不受歪风邪气的侵蚀。如何才能保证司法人员不受侵蚀呢?笔者认为一是要加大惩处力度,二是要强预防措施。
加大惩处力度就是要对司法腐败零容忍。对于司法腐败,必须抓在日常,把治理司法腐败融入经常性的工作中去,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步骤中,做到不留盲点和死角,这样就才能使司法干部把责任紧紧地扛在肩上、抓在手里,形成责任意识、规矩意识,使依法司法成为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同时,要经常抓,让司法腐败惩处的弦时刻绷紧,让司法人员不敢、不能、不想腐败。
加强预防措施,一是加强司法人员的思想文化教育,着重加强对国家法律政策的宣传力度和职业道德教育。二是要加大纪检监督力度,纪检部门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纪检部门人员存在碍于情面的情况,在调查时袒护和化解一些实存的受贿犯罪行为。三是要加大对司法公开的力度,不断扩公开范围、拓宽公开渠道、创新公开方式,要加强监的力度,不断强化对法院领导干部、干部选任工作和审判执行岗位的监督,广泛接受外部监督。
作者地址:绵阳市北川县开坪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