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伽红凯:乡村复兴的江苏道路

[ 作者:伽红凯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10 录入:王惠敏 ]

当城镇化发展到比较高的水平时,如果能重塑城乡关系、挖掘乡村的魅力与特色、注重乡村治理,乡村的吸引力就会加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比较稳健。现在江苏省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了67.7%,城镇常住人口也超过了2/3,在这个重要时期,建设特色田园乡村被提了出来。

我认为,传统的农村可以分为四个类型:近郊型,这类农村大部分能够城市化;传统村落,或者说文物型,国家财政资金会给予一定支持;农庄型;普通村庄,包括近来出现的许多“空心村”,这类村庄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也是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重要目标群体。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核心是对现有农村建设的相对零散的项目进行一系列的整合升级,在制度层面培育合力,把相应资金进行有效的整合。在环境整治上,它要求对自然村及其周边的田园、山水环境进行一定整理,并要对体制机制做出相应改革。此外,它对乡村文化彰显和生态环境保护非常重视,在产业发展方面,提倡发展不限于旅游的综合性的发展。特别在设计上,它组织编写可参考的设计手册,实施设计师总负责制,要求根据村民意愿和实际需要共同商讨设计方案,全过程咨询服务。它还追求一种空间布局不死板,传统肌理要传承,新建村庄组团式,建筑风貌要乡土、质朴、多元的设计风格。

作者系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博士后。

(本文系作者在第二届世界乡村发展论坛上的发言)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乡村文化人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