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光,男,汉族,1964年8月生,河南邓州市人。1982.9~1986.7,在郑州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1998.9~2000.7,在武汉大学政治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班学习.1986年7月大学毕业后,他自愿放弃去河南省计划经济委员会工作的机会,主动要求到大别山革命老苏区新县扶贫,担任过村长、乡长、县政府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县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等职。1992年6月至2001年12月,在新县沙窝镇连续担任党委书记9年半。2001年12月,担任信阳市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2002年1月,调入信阳师范学院担任学报编辑部副主任。2004年11月,担任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书记。2005年12月,受聘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信阳调研基地项目负责人。2011年9月,担任信阳师范学院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资本论》教学和“三农”问题研究工作。
代表性成果
著作: “三位一体”的农村改革观(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4)
论文:
新中国农民生活方式60年变迁与反思,《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第9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24期收录
中国近30年来的农村改革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4期全文转载
我国下一步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重点和难点,《行政论坛》2007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20期论点摘编
中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再造与激活,《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23期收录
质疑“皇权不下县”——基于宏观的长时段的动态历史考证,《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
新时期中国乡镇改革的历程与目标,《南京师大学报》2006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7期收录
当前中国农村改革进程的基本判断与前瞻,《河北学刊》2006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4期收录
论中国农民的劳动价值及其贫困根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5年第1期收录
中国下一步农村改革的基本政策走向,《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5年第2期收录
中国农民特质问题的理论探讨——兼谈党和国家对9亿农民政策调整的问题,《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4年第5期收录
我国农地平分机制形成机理及其负面效应分析,《红旗文稿》200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4年第4期收录
主持科研项目:
完善政府科学决策机制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委托项目(2007DFWT007)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浙江大学卡特中心985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国家创新基地项目(ZJUCARD200506)
关于下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性建议,河南省社科联重点调研课题(2002083)
推进河南城市化战略研究,河南省政府重点研究课题(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01.9)
获得科研成果奖励:
地方政府变革的动力机制分析——对河南省三次乡镇机制改革的观察(论文),2006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