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主编推荐

王思铁:城归是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 作者:王思铁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4-26 录入:19 ]

近年来,笔者走访过的贫困村,凡扶贫产业发展好的,一般来说,或有城里资本下乡,或有当地能人带动,亦或有“城归”创业引领。实践说明,后者已逐渐形成脱贫攻坚的新动力,缓解农村人荒、地荒、业荒的好途径,甚至已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其作用不可小觑。3年多来,连片特困地区的巴中市3万多“城归”,创办各类企业及经济实体2.60万个,投资总额54.30亿元,带动就业8.50万人,成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城归”这个类似于“海归”的词,就是指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人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0年开始,我国外出农民工总量增速持续回落,2011—2016年的6年,增速回落环比分别为2.1、0.4、1.3、0.4、0.6和0.1个百分点。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人社部对10省500个行政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末,在外务工人数27.90万人,同比略减了2.10%;但就地就近的就业持续增长,本地非农就业的人数为6万人,同比增长了7.10%。

一方面,近年来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趋势日益凸显,使外出农民工总量增速回落;“城归族”在城里打工既更新观念、开阔了视野,也积累了一定资本、技术、人脉,为自主创业积攒了一定基础。另方面,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实现土地“三权分置”,土地流转具备了制度性条件;农村交通、电力、互联网通讯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逐渐完善,为“城归族”提供了创业的外在环境。再方面,各级政府也为“城归族”创业出台了诸多支持政策,助推了“城归”创业。据农业部数据统计,目前在农村创业的“城归”高达500万人。

“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从笔者调研的地方看,“城归族”创业的项目,多是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家乐,等等。这些项目正是贫困村脱贫攻坚的主打项目,对吸纳贫困居民参与、增加他们收入、增强“造血”功能、促进脱贫致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也使得因劳动力人群流失而造成的留守老人村,农村人口稀少、土地摞荒等社会问题得到一定缓解,给乡村带来了新的变化。

“春色虽微已堪惜,轻寒休近柳梢旁。”目前和今后几年,脱贫攻坚的重点在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的地方。这不仅需要我们各级政府采取超常措施加以扶持,更需要进一步形成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强大合力。而进一步落实好各级政府已出台的“城归族”创业支持政策,充分发挥他们脱贫攻坚生力军作用,则是其形成强大合力的一个必然选择。

(作者系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四川省扶贫移民局项目中心主任)

作者单位: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项目中心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