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简称“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发展“三品一标”,是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加市场优质农产品供应,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打造农业品牌的具体抓手;是践行绿色发展,打造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至2016年底,全省“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2905个,总产量709万吨,总产值672亿元,为推进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产品提质增效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大力发展“三品一标”是实现农业发展战略转型的现实要求
新时期“三品一标”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去年五月,农业部出台了《关于推进“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强调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从新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发展“三品一标”的重要意义,要把发展“三品一标”纳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予以统筹部署和整体推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三品一标”认证,强化品牌保护,加快提升国内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今年新春上班第一天,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来到省农委调研时,明确指出我省“三品一标”很有特色,但市场占有率不高,要认真抓好地理标志农产品工作。
(一)发展“三品一标”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2017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当前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问题突出。目前市场上农产品总的商品量很大,但具有优质品牌的农产品很少。因此,发展优质、特色的“三品一标”农产品,是调优产业产品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
(二)发展“三品一标”是建设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有效形式。“三品一标”实行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化生产,并通过品牌带动,推行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有效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这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打造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有效形式。
(三)发展“三品一标”是农业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三品一标”是天然的农业公共品牌。在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狠抓农产品品牌创建,培育更多“三品一标”产品。近期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地理标志品牌作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地理标志农产品天然品牌化、区域性优势,加大地理标志农产品挖掘、培育、登记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地理标志品牌与产业协同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
(四)发展“三品一标”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三品一标”推行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控制和全程监管落实到农产品生产经营环节,有利于实现“产”、“管”并举,从生产过程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近年来市场抽检结果也显示,“三品一标”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要高于非认证产品。
二、切实抓好“三品一标”工作的具体举措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农委的有关精神要求,今年我省“三品一标”工作将按照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加大宣传,开拓市场的思路,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以提升我省“三品一标”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为目标,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加快“三品一标”品牌建设和产业发展。
(一)稳步发展“三品一标”,提升农产品品质。一是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三品一标”的工作要求,加大认证工作力度,调优认证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食用油、蔬菜、水果、茶叶、大湖水产等有机和绿色食品,稳步发展粮食、生猪、家禽、水产品等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在2017年底完成省农委安排的“三品一标”产品总数增加到3000个以上的目标任务,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二是通过实施“业务建设年”,进一步完善落实规章制度,促进认证工作规范,提高认证质量,提高“三品一标”产品品质。三是抓好证后监管工作。今年将对全省“三品一标”产品加大市场抽检监督力度,扩大抽检覆盖面,严格复查换证标准,保障产品品质,提高“三品一标”产品的市场公信力,满足市场对优质农产品消费升级的需要。
(二)加大以地标为代表的农业区域品牌建设力度,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品牌是农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从现有的知名农产品品牌来看,几乎都是具有特色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因为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具有独特的资源和品质特性,具有与生俱来的市场竞争力与品牌价值。下一步,我们要发挥行业管理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加大以地标为代表的农业区域品牌建设和宣传力度,充分挖掘省内地方特色农产品资源潜力,推动全省因地制宜发展地标农产品和品牌,并在地标公共品牌下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打造一批我省知名的“三品一标”农业品牌,提升“三品一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开展示范基地创建,打造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三品一标”生产基地是打造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我们在全省建设了40个绿色(有机)食品示范基地,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涌现出一批示范效应显著的示范基地。如永顺县鸿丰猕猴桃、常德正新农业绿色蔬菜、张家界丛林山鸡、泸溪碰柑等等,这些基地打响品牌后,产品供不应求,价格翻番,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将新建25个绿色(有机)食品示范基地,继续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引导、统一挂牌、构建网络销售平台等措施,打造一批规模大、品质优、品牌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让示范基地成为全省精细农业、现代农业和品质农业的典型代表和形象窗口。
(四)加大宣传,提升“三品一标”品牌影响力。以宣传我省绿色食品发展模式和绿色食品品牌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三品一标”宣传。一是精心组织好“2017健康中国 绿色食品湖南行”活动,与省广播电视台合作,对我省绿色有机食品示范基地进行集中采访报道,举办社区消费节等主体活动共计30场,目前初步方案已定型,各项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二是鼓励各级绿办和绿色食品企业开展宣传工作。对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以及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醒目位置对绿色食品品牌形象进行宣传的企业,给予经费补贴。通过多层次、大力度的对外宣传,增加“三品一标”的社会影响力,促进产品优质优价,提高产业效益。
(五)拓展销售,增加优质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通过多方面努力,为市场增加优质“三品一标”产品供应,改善供给侧农产品结构,提高我省“三品一标”产品市场占有率。一是依托行业展会对产品进行展销和推介。利用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专展等行业展会,精心组织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宣传、展示、推介和销售。二是依托“互联网+”网络销售平台。目前,省绿办重点打造了“湖南绿色食品网”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网上超市”这两个网络销售平台,今年将继续完善软、硬件方面的配套设施,提高平台的入驻率和销售量,并遴选一批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入驻香港展示销售中心和“湖南大铺子”网上销售平台,促进“湘品出境”。三是依托产销对接模式。在前期已经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的基础上,继续组织营销企业、电商代表等与“三品一标”生产基地进行对接,为产品与市场搭建无缝对接桥梁,增加订单生产规模。省绿办准备于今年6-7月,在深圳举办一场湖南绿色食品产销对接会,届时把湖南的优质农产品向外省市做大力推介,让我省“三品一标”产品更好地走出湖南,走向全国。
(六)抓住发展机遇,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在新形势下,“三品一标”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省委、省政府和省农委对“三品一标”产业发展、品牌建设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全省要创建1000个“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建设扶持100个绿色(有机)食品示范基地、5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实现“三品”认证占农产品商品量35%以上。与任务重要求高相对应的是目前省内缺乏配套的支持政策。下阶段我们将抓住“三品一标”发展的宝贵机遇,同时借鉴先进省市的成功经验,争取省财政及省农委相关处室支持,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
“三品一标”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农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把握发展机遇,抓好各项政策任务的落实,大力发展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为推动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努力。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湖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