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主编推荐

阳信生:深化农村改革仍须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 作者:阳信生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05 录入:王惠敏 ]

    原标题:中国农村改革: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典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将尊重农民首创精神与科学设计农村改革路线图、系统构架国家的整体发展格局结合起来,在总结摸着石头过河的宝贵经验基础上,整体上勾画了包括中国农村改革在内的全方位系统性改革的思维、思路、具体路线图和精神图谱,创造了一个个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成功范例,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的面貌。

大包干与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源于中国农民大胆摸索大胆创造。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摸索出包田到户的经验,18户农民冒险召开会议带头实行“大包干”,当时有一首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是激发亿万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重要探索,并由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成功范例。邓小平说过:“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习近平认为小岗村农民“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农民自发选举与村民自治制度。以民主选举为核心的基层民主自治也是发端于农村,源于农民的伟大创造。这种草根民主实践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40年代延安的“豆选法”,农民用向村长、乡长后面的粗瓷海碗投豆子的投票方式,演绎着最鲜活最真实的草根民主。农民自发选举与分田到户后中国农村如何解决治理真空、如何实现基层民众真正当家作主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直接相关。1979年广西合寨农民自发地将田地分到农户后,原来的生产队成了空架子,新的社会矛盾不断涌现。1980年1月,原合寨生产大队的一个自然村(生产队)——果地屯,召开了由全村143户中有85户代表参加的全屯户主会议,民主选举村里负责人,成为有正式史料记载的村民直接选举村干部之始。韦焕能全票当选为村民委员会主任,同时制定了“村规民约”,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合寨被称为中国“村民自治”的发源地、“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中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组织——果地村委会诞生后,中共河池地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政部等派出工作组前往该村进行专门考察,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说:“广西这个地方(合寨村)成立了村民委员会,彭真同志认为这是很重要的创造,所以在起草(1982年)宪法的时候,在人大和地方政府部分最后加了这一条,写进了宪法。”广西合寨村的民主选举成为我国确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一基本国家制度的发轫点。

农村个体户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化时代“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是基本定律。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了农业生产的活力之后,如何更好更快地富裕起来,农民力图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来获得工业利润和分享工业文明,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农民开始做个体户、办乡镇企业的创新冲动和创业热情,这成为中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工业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的重要现实源泉,也成为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大规模发展的重要逻辑起点。为扶持和引导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96年10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党和政府支持走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工业化道路,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以扶持、规范乡镇企业发展。农民搞个体、办乡镇企业,办成了大事,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堪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和成长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直至上个世纪90年代末,乡镇企业作为中国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吸纳了超过1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支撑起中国工业的“半壁江山”。邓小平曾指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异军突起”,“那不是我们领导出的主意,而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的创造”。乡镇企业飞速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我国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工业化道路乃至国家工业化道路转型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农民自发造城与基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小城镇建设浪潮。中国农民“七十年代造田,八十年代造厂,九十年代造城”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实逻辑。他们一直尝试着如何彻底地改变自己的命运,有强烈地分享现代城市文明的愿望、动力和创造力。1984年,温州曾经的5个小渔村——龙港组合建镇,农民采用“自理口粮进城、自建住宅落户、自找门路就业。”建城模式,很快便有了10万农民自理口粮、自己投资建造的“中国农民第一城”。这无疑是农民自发推动小城镇建设的生动体现。党和政府适时提出“乡镇企业的发展要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鼓励小城镇建设试点,很快各地小城镇建设、村镇建设等如火如荼展开。农民自发造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动力资源,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有序转移的重要探索,是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镇村工业化发展合理布局、推进镇村第三产业的重要创新,并为中国农村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思路,为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纵深展开,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重要指南。

农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第三波。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后,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迎来了第三波。这也是农民自主探索与顶层设计相结合的产物。农民需要什么、如何真正富起来,农民自己最清楚。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求生存和发展机会的背景下(2015年农民工大军仍达2.7亿多),在面对加入WTO、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之下,农业生产如何持续发展?农村如何建设?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摸着石头过河,自发进行土地流转,实施规模农业,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克服生产方式的“原子化”,加强农业生产合作,抱团取暖,建立农民经济合作社……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节约化、效益化、现代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艰难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党和政府根据农村农业农民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鼓励各地进行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离”改革试点,适时总结各地改革探索经验,先后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战略部署,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提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国范围实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试点,等等,中国农村改革在深水区奋力前行,并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此一轮正在进行农村改革,是广大农民自主选择、各地自主探索与顶层设计相结合的产物,为中国农村的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必将为中国下一步推进中国农村深层次改革及全面深化改革全局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我们认为,中国农村改革中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紧密结合,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在全面深入改革的今天,无疑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第一,应继续将鼓励农民大胆探索、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与党和政府审时度势、高屋建瓴、系统谋划农村改革大局和全局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我们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党和政府决策完全可以更科学更理性,农村治理和整个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会更加系统、全面、科学,但基层民众所蕴藏的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和智慧仍然是顶层“加工厂”最重要最基础的原料,以及最宝贵的思想源泉和精神资源。

第二,应将农村改革中终极目的与推进方略有机结合起来。农村改革是中国改革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农民、让农民真正分享改革开放成果、让全体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更有尊严更加幸福,这是顶层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而在推进农村改革过程中,应秉持相信农民、依靠农民、鼓励农民为追求美好幸福生活而奋斗的理念和态度,以此形成中国农村改革活力持续迸发、改革一路高歌猛进这一良性大循坏的永恒的动力源泉。

第三,应将局部试验、试错与整体设计、全局谋划有机结合起来。农村改革也是一个全新的事业,从来没有任何现成的答案可以参考、没有任何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但改革进程中绝对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也不能犯了错误也不能果断及时改正,为降低改革的风险与成本,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需要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大胆地闯、大胆地试,需要渐进式推进各项改革,基层改革创新、局部试验、微观层面试错是深化全面改革的基础和重要铺垫。与此同时,党和政府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从改革开放的大局出发,下好改革开放全国这一盘棋,与时俱进地将农村基层改革探索的创造性经验,上升为整个中国农村改革的指南和方向,成为中国其他领域改革的指导原则和重要参考;并鼓励各地继续根据本地情况开展试验,为下一轮的中国农村改革积累经验、提供宝贵借鉴。农村基层改革体现出一定的探索性、试探性和渐进性,中国农村改革谋篇布局、整体推进无疑应在基层探索经验和教训总结的基础上,体现出高超的战略性、前瞻性和系统性。

综上而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伟大创造与国家整体制度引领相辉映,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演绎出了中国农村改革的伟大篇章和生动剧目。可以说,中国农村改革是党和政府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并将民众的智慧和创造融入国家改革发展全过程的典范。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经验证明和实践表明,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是中国改革的成功钥匙和一条基本经验。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到访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小岗村并在小岗召开农村改革发展座谈会,强调指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当前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仍须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鼓励农村产权配置、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农村建设模式选择、农村基层民主有效实现、基于农民组织化基础上的农村社区共同体建设、乡贤回归等经济、政治、文化改革发展方面的大胆探索和试验,适时将符合农民意愿、有利于农村改革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国家治理和全面深化改革之顶层设计。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将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与加强和改进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相结合,一定会将我国农村改革及整体改革提升到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一定能为实现农村全面现代化、进而实现每一个农民每一中国人的中国梦贡献独到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商学院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研究中心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