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研究员长期从事植物学研究,最早提出自然恢复理论以及“畜南下、禽北上”战略构想,针对风沙源治理、食品安全、生物入侵、自然保护、水源保护等问题提出的治理建议多次被有关部门采纳应用。蒋高明研究员关注社会民生,他提出现阶段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在不同层面折射出了社会的信仰危机、诚信危机、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和学术危机,对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身体力行于2006年在山东省平邑县蒋家庄创办了弘毅生态农场。他从一个农场试验做起,希望利用生物学技术克服工业式农业发展方式的种种弊端,为中国的现代农业寻找一条人与自然、人与人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路子。
在本期大讲堂上,蒋高明研究员从我国粮食安全新形势入手,提出了新阶段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新问题和对当前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对策的质疑,通过广泛介绍了国际科学界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现状与研究试验结果,阐述了转基因农业及其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生态学为主导推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最后以弘毅生态农场为例,用数据论证了发展生态农业在经济、社会、环境层面的可行性。
蒋高明研究员指出,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高产量、高收购量、高库存量、高进口压力和严重的食物浪费等问题,粮食安全形势较为严峻,食品安全问题乱象丛生。过去我们一直学习西方的工业化农业发展方式,让更多的人都游离于农业领域之外,让更少的人养活更多的人,以这样的思路发展农业必定要使用农药、化肥、转基因技术,结果导致了土壤、水、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破坏。通过转基因技术来解决人口吃饭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不确定性。中国现在最大的财富是拥有大量富有活力和成长性的人口,与之相对应,欧洲的人口却日渐衰退。随着一个国家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人口的数量将自动减少,因此虽然过去50年中国人口翻番,但是未来50年中国人口不会再度成倍增长,中国也不需要转基因生物来解决人口的吃饭问题。转基因技术自从发明以来一直争议较大,很多国家的科学家都证明了转基因食品具有多种不利影响。从生物科学讲,转基因技术存在多种专利陷阱、健康风险、生态风险和种子绝育风险,当前来看转基因技术至少存在三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转基因对生命结构改变后的连锁反应不确定;二是转基因导致食物链潜在风险不确定;三是转基因污染、增殖、扩散及其清除途径不确定。
当前世界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二次绿色革命阶段。第一次绿色革命帮助19个发展中国家摆脱了粮食危机,然而大量的化学农药和肥料的应用造成环境污染、产量下降、食品安全问题。生态学家Tilman提出了第二次绿色革命是以以生态学为主,让农业回归自然。当前中国农业面临的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地下水超采以及农业内外源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要求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呼唤生态农业,让农业成为稳定、有尊严的职业。生态农业讲究种养结合、元素循环、能量流动与生态平衡,其优势体现在:一是停止或少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添加剂,增加生物多样性;二是改良土壤,固碳减排,保护环境和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三是从源头减少有害化学物质释放,解决面源污染问题;四是从源头减少或停止使用农药和除草剂,使食物恢复良好的口感,并保证营养健康,带动优质农产品生产及相关人员就业;五是源头改善城乡居民健康体质,减少疾病,减缓医患矛盾。
蒋高明研究员创办的弘毅生态农场运行十年来的数据证明,生态农业可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通过生物多样性的管理,可以在不使用或少使用农药化肥的情况下,让低产田变成吨粮田,能够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兼顾。目前,弘毅生态农场的研究生雇员月薪能够达到20000元,说明生态农业可以吸引年轻人以农业为职业,在解决农业大学生就业的同时,缓解农业人口老龄化严重、无人种地的问题。
蒋高明研究员最后提出了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建议,即采取生态农业办法生产食物,停用或少用农药,达到国家要求的有机标准或绿色标准;提高优质健康无农残粮食与食品附加值,释放城市人群的购买力;让优质劳动力进入生态农业领域,进一步释放粮食生产潜力;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向生态农业倾斜。
张英洪在总结中指出,蒋老师的报告让人印象深刻。一是蒋老师是知行合一的学者,他既是国家高层次的研究人员,也是一个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他在山东省平邑县蒋家庄创办了弘毅生态农场,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实现了王阳明说的“致良知,知行合一”。这是我们应当学习的。二是蒋老师对转基因技术的解读更有公信力、说服力。当前宣传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人群主要是与转基因技术关系密切的有关部门、一些主流专家,他们可能更多的是从保障粮食供给、从利益方面考虑;而认为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人群更多的是具有独立思考的学者、民间的志愿者,他们更多地从良知、安全和理性的角度考虑问题,发出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主流观点不同的声音。大家可以用自己的头脑自我判断。我们今天的讲座希望能为大家提供重要的启示,进一步增加生态农业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
作者:蒋高明,山东平邑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生态家园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