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21)》蓝皮书发布会在湖南师大举行(图4)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受邀参加今天的乡村振兴蓝皮书发布会。借此机会,我主要想通过三个关键词来表达三层意思:一是祝贺。二是感谢。三是思考。

第一个关键词 祝贺。祝贺《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21)》蓝皮书今天成功发布;祝贺文胜院长再创佳作。一个月前,我们在这里参加文胜院长领衔创作的《大国小村》出版座谈会,专家学者和诸多媒体对该书给予了极高评价,认为具有非常高的学理性、思想性和实践性。今天我们又共同见证《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21)》蓝皮书的发布,刚才文胜院长对全书做了做了详细的解读,我认为该书总结的七大成效全面客观、剖析的五大问题深入透彻、提出的六大对策精准有效,可以预见,这又将是乡村振兴领域一份极具份量的报告。

第二个关键词 感谢。衷心感谢文胜院长和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三农”工作专家组的各位专家,以及湖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的老师同学们,长期致力湖南“三农”研究,为湖南“三农”工作的顺利推进、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特别是这几年每年都定期发布《湖南乡村振兴报告》蓝皮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同时,也衷心感谢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湖南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厚爱和大力支持。

第三个关键词 思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特别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广度、深度、难度和时间长度,一点也不亚于脱贫攻坚。在工作对象上,从农村贫困人口扩展到了所有的农村居民,在工作地位上,从部分地区农村扩展到了所有地区的农村,在工作内容上,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扩展到了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可以说,时间更长、范围更广、难度更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大家都知道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个字,但乡村振兴初期到底抓什么、怎么抓,社会各界还是有些困惑,也都比较关心。这里,我向各位简要汇报下自己的思考。

关于抓什么的问题。今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各项工作都千头万绪,我认为当前主要是抓五个方面:一是抓巩固。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发挥好监测和帮扶机制,防止规模性返贫。这是底线任务。经过8年持续攻坚,我省68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9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这些成绩固然令人欢欣鼓舞,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非常艰巨。绝不能出现这边宣布全面脱贫,那边又出现规模性返贫,这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二是抓根本。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就是促进共同富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就需要持续强化产业、就业、易地搬迁后扶等措施,解决群众稳定增收问题。特别是产业,这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但刚才文胜院长也提到,当前乡村产业发展还有一些堵点和痛点,比如结构不合理、缺人才、缺资金,市场渠道不畅,抗风险能力不强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乡村振兴加以解决,真正把产业抓起来。三是抓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中,小时候的农村,呈现的是河里游泳、溪里捉鱼、池塘洗菜、上树摘果的景象。但过去若干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地方不顾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搞毁林造地、过度养殖、过度放牧、滥用农药等,加之农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跟不上,甚至没有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农村居住环境。我们当前就是要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重点,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尤其是要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统筹抓好农村改厕和垃圾、污水治理等工作,让三湘大地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四是抓治理。乡村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在广大农村地区,历来有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比如,向上向善、尊老爱幼、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等,以及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古民居、少数民族传统村寨等,这些都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护传承优秀文化,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努力实现治理有效和乡风文明。五是抓人才。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是围绕“人”在做文章,不同的是,精准扶贫是要把最弱的人找出来,让他慢慢站起来;乡村振兴是要把最强的人选出来,让他带着大家跑起来。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以来,乡村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总的看都是单向流入城市,农村一直处于“失血”、“贫血”状态,很多地方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形成空壳村,出现了“386199”部队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发展。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在我省的某个脱贫县,近3年,全县人才外流达500多人,其中辞职的教师、医卫专技人才多达300人。所以,如何把人引回来、留下来、用起来,也将是乡村振兴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于怎么抓的问题。我认为在推进以上四个方面重点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四个方面。一是要注重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建设。按照城郊融合、农业发展、生态保护、特色保护、集聚提升五类,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按照规划有序开展各项建设,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二是要坚持精准方略、澄清工作底数。精准是脱贫攻坚的灵魂,也应是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的方略。目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正处于初始阶段,有必要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全面澄清乡村发展底数,实行建档立卡式的管理。只有澄清了底数,后续工作才有方向、才有靶心。三是要选准平台抓手,以点带面循序推进。借鉴江浙等发达地区模式和我省长沙市等地的探索,结合湖南是中部省份的实际,我认为将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基本工作单元和抓手比较合适,这既具有可控性,也能体现五大振兴的综合成效。四是要引导群众参与,激发内生动力。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必须尊重群众意见,引导群众参与,一齐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只有这样,乡村振兴才有动力,才有希望。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工作中粗浅的思考,欢迎各位专家批评指正。最后衷心祝愿文胜院长和各位专家在乡村振兴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祝愿我的母校湖南师范大学以及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越办越好,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