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清晨,一轮橘红色的阳光从地平线上升起,一串串蝉鸣起起伏伏,阳光和蝉鸣交织着,显得和煦而温暖,整洁有致的乡间小道旁,农户家炊烟袅袅,这是开慧镇村组再平常不过的清晨,一天的生活也由此开始。
为深入了解开慧镇乡村振兴中积累的经验,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与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与当地老党员、村干部、农户开展深入交流,了解村镇乡村振兴取得经验成果。
情系老党员,调研暖人心
老党员是一个时代的先锋者,他们积极先进,敢于拼搏,对党、政府的政策更能理解,对惠民政策也了解更多,也见证了乡村的发展和巨变,湖南师大乡研院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通过寻访老党员,倾听老党员讲述他们的年轻时的事迹,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乡村的变化。罗爷爷已经74岁了,老人十分开朗,十分开心的跟我们讲述他的入党经历、工作经历、家庭生活小事以及他子女的生活情况,与我们倾心拉家常,他自1971年入党,现在有50年的时间了。罗爷爷说自己在村上做过会计、当过书记,见证了乡村的发展。他还谈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乡村也没有这么美丽,在与老人的交谈中,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到老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与自豪,也激励着新一代青年要砥砺前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听乡贤故事,学奉献精神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下,乡贤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配合扶贫工作、积极参与其中,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他们调解邻里纠纷,为乡村振兴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湖南师大乡研院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通过寻访乡贤能人,倾听乡贤讲述他们的故事。“担当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葛家山村汤书记对担当的理解,汤书记带领村民将废弃学校改造成乐和大院,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就业机会,发展村集体门面,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使村民富起来。在外经商多年的村民,在汤书记的建议下,做起了农家饭店,味道地道,深受外来游客的喜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开慧镇越来越多的乡贤承载着乡亲们的期待,推动产业发展,传承乡村文化,推进乡村治理,带领乡亲们奔向美好生活。
走村入农户,观农村变化
迈进新时代,农村发展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日益重视,湖南师大乡研院研究生社会实践团在与当地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当地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发生了显著改善,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村庄变迁图。据走访调查,村民们自发筹资筹劳修路,全村一千多户居民的出行问题得到解决,大家都把修路修水利等公共事务当成自家得到事,自发参与,出工出力。昔日的穷乡僻壤,而今五谷满仓,昨日的茅檐瓦舍,已被今天的白墙红瓦所取代,开慧镇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