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中午,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生午餐学术会”第二讲在里仁楼举行。本次午餐会由湖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教授陆福兴主讲,分享的题目为“《乡土中国》的理论及其启迪”,研究院全体人员及博士、硕士研究生们参加午餐会。

湖南师大乡研院"研究生午餐学术会"第二讲开讲   (图1)

通过对费孝通《乡土中国》一书的精彩解读,陆福兴教授带领同学们展开了一次乡土文化之旅。《乡土中国》是研究中国乡村问题的奠基之作,是一部必读的经典名著,中国社会植根于乡土之中;“乡土本色”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人的基因。陆老师通过举例一个个具体的现象故事入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书中的重要核心概念如“熟人社会”“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男女有别”“礼治”等。比如针对“愚”,书中说乡下人不是没有识字能力,而是没有识字机会,文字在面对面的熟人社群用处不大,直接接触的肢体语言远胜于间接接触的文字。

湖南师大乡研院"研究生午餐学术会"第二讲开讲   (图2)

关于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启迪,陆福兴教授分别从“熟人社会的社会学意义”“差序伦理的道德伦理意义”“血缘与地缘的经济学意义”“礼治社会的乡村治理意义”“乡土社会的文化意义”等五大方面进行了概况,并提醒大家不要孤立片面地来看待一个个概念,而要用辩证科学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师生们对《乡土中国》一书中阐发的重要概念进行了多角度的思考,分别就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现场氛围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