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民政部:推动公共服务城乡覆盖均等化

[ 作者:王希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23 录入:吴玲香 ]

《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出台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

为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民政部近日会同全国社区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印发了《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建设规划》。首次从统筹城乡角度对社区服务发展进行整体规划,描绘了未来5年城乡社区服务的发展蓝图。

推动体系建设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近年来在中央层面的政策推动和投资拉动下,我国各地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而言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相比仍有距离,特别是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起步晚、起点低、底子薄,统筹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仍需攻坚克难。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副司长汤晋苏介绍说,在发展布局、运行机制和支撑手段等方面提出了多项创新举措。主要有3项内容:确立城市”+“农村服务体系,提出软件”+“硬件服务格局,构建线上线下服务环境。

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启动,信息技术向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全面渗透,社区信息化建设迈入了智慧社区建设的新阶段。《建设规划》根据国务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将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智慧社区建设作为社区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策略,推动互联网技术与社区服务融合发展,促进形成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专业服务和三社联动

关于专业服务,在《建设规划》中指的是专业社会服务。经过10年的发展,社区已经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开展服务的重要平台,社会工作者凭借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所提供的精神慰藉、资源链接、关系调适、社会融入等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欢迎,因此,力争到2020年,每个城乡社区至少配备1名社区社会工作者,充分发挥他们在统筹社区照顾、促进社区融合、推动社区发展、参与社区矫正和社区戒毒、康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建设规划》对三社联动机制也予以强调。

三社联动的主体包括社区、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各自职能为: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联动机制一般为:居民群众提出需求、社区组织开发设计、社会组织竞争承接、社工团队组织居民执行实施、相关各方监督评估。

补齐农村短板

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为12.3%。尽管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还面临不少困难,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不断深化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加以解决。

关于补齐农村短板方面的问题,汤晋苏表示,《建设规划》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和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进度,提出了未来5年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主要体现在:补齐农村社区服务设施短板、补齐农村社区服务项目短板、补齐农村社区服务机制短板、补齐农村社区服务的手段短板。

《建设规划》提出统筹利用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政府投入和社会资金,整合利用村级现有设施和场地,采取新建配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加快推进各级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出大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向农村社区延伸,探索建立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全程委托代理机制,完善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机制,切实提升对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的服务能力。

《建设规划》还提出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同时依托供销合作社、农副产品流通、再生资源回收和农业社会化等服务,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城乡对接、产销对接;提出设立信息化服务网点、加强益农信息社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推动综合信息平台向农村社区延伸。力争到2020年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覆盖率要达到30%

强调服务均等化

截至今年的9月份,全国共有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81000个,覆盖率已达82%

汤晋苏在接受《慈善公益报》记者采访时强调说,城乡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居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进程的感受和认识。

十三五时期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来说呈现出3个明显特点:强调服务均等化,强调服务智能化,强调服务多元化。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居住证制度的启动实施,社区服务对象从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因此,《建设规划》要求各地统筹考虑人口规模、需求结构和服务半径等因素,为全体社区居民提供均等化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

《建设规划》特别提出要切实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体等的服务需求,加强和改进对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的基本公共服务,在农村地区,要着力完善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机制,努力实现城乡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另一方面,为主动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客观需要,《建设规划》也第一次将农村社区服务纳入整体规划,促进城市社区服务项目农村社区拓展、资源向农村社区延伸、机制向农村社区覆盖,努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区域覆盖均等化。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慈善公益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