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建体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作者:赵浩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23 录入:吴玲香 ]

近年来,面对农业兼业化和普通农民素质难以满足规模经营需求的问题,崇州市立足推进农民职业化,着力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探索构建教育培训、认证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一、构建培育机制,打造一批新型职业农民。

一是建立职业农民遴选机制。采取自愿报名、乡镇推荐,农业部门资格审查,选择有志于农业的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农机农技手等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对象,吸引多层次人才服务农业。二是建立产学研对接机制。依托科研院校,形成农业专家+职业经理人+生产基地科技服务模式,对职业经理人开展一对一保姆式教学指导,多渠道提高职业经理人素质,实现农业科研成果到田间地头无缝对接。

二、健全管理机制,着力规范新型职业农民发展。

一是建立资格等级评定制度。成立农业职业经理人评价委员会,根据诚信度、生产技能、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评定职业经理人资格等级。目前,已评定初、中、高级职业经理人338人、115人、19人。二是建立绩效考核和退出制度。对获得职业经理人证书的,及时公开诚信、技能、管理水平等信息;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或未上岗的,取消或降低其等级资格。三是建立人才交流制度。采取经营主体公开竞聘方式,鼓励职业经理人在全市自由竞聘,实现双向选择,按市场机制选用职业经理人,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

三、强化激励机制,调动职业农民参与规模经营积极性。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出台职业经理人享受粮食规模种植补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补贴、信用贷款贴息扶持等办法,健全产业、社保、金融等扶持政策体系。二是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扶持职业经理人受聘经营主体担任农业CEO,领办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粮食规模经营全程社会化服务。全市职业经理人领办社会化服务组织达30个。三是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紧扣推进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都市“100万亩粮菜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战略机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规模经营效益。

(作者系四川省崇州市市委书记)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民日报》(2016112203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