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樊友山认为,在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进程中,在总体设计之初就要注重显现特色,不能直接用管理的一体化来替代业态一体化,更要将小镇的居民生活区和特色区适当区隔,避免千篇一律,留住乡愁味道。
特色小镇设计要避免管理一体化
新京报:这一年来,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有哪些变化?
樊友山:今年以浙江牵头的特色小镇建设,在全国发生很大变化。过去,大部分特色小镇都集中在浙江、福建这一带,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之后,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全国各地都有所推动,海南、江苏、湖南、湖北,以及东北、西部的很多地区,都有不错的特色小镇建设起来。
新京报:各地都在建设特色小镇,单是浙江就会建上千个,怎么避免千篇一律?
樊友山:我们提出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五个一”的理念。
一域一系统,就是指特色小镇的信息化建设应当与区域、与中心城市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确保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数据的共融共享。
一物一节点,就是在特色小镇建设与运行中,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成果,基于物联网通用体系架构,建设特色物联港,将小镇每一个智能设备作为一个物理节点,全面接入网络。
一镇一平台,是指每个特色小镇应根据自身特点,构建一个综合的运营管理平台,以网络化的方式统筹协调小镇运行管理。
一业一模式,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按照小镇的特色,打造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模式。
一类一体验,则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和成果,针对特色小镇定位和发展需求提供类型丰富的精准化服务。
适当区隔特色区与生活区留住小镇乡愁
新京报:互联网与便利交通的覆盖,改变小镇原本面貌,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流,这样的情况下,怎么留住小镇的乡愁意味?
樊友山:余光中诗中的乡愁,让人意味深长,如何留住这个味道,也是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比较担心的问题。比如之前我们也担心大量人流来到乌镇,会改变这里固有的人文气息和乡土氛围,会稀释历史文化的沉淀。但实际上这种冲突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特色小镇的建设之中,将生活区和特色区适当区隔,是留住乡愁的好方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些该留住的内涵,会更有生命力地延续下去。(新京报记者 赵实)
作者简介:樊友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特色小镇建设顶层设计主要参与者。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新京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