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为何部分网民“一厢情愿”地认为总理被蒙了?

[ 作者:中青在线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03 录入:吴玲香 ]

这几天,李克强总理前脚刚迈出成都益农菜市的门,益农菜市就被骂了,“罪名”是“蒙骗总理”,连带着成都政府也被舆论一阵抨击“该当何罪”。

事情源于426日上午,有网帖称,总理视察期间,菜市售卖的浦江大樱桃标价“3元一斤”,攀枝花枇杷标价“3.5元一斤”,多种蔬菜远远低于市场价格,并贴出模糊照片。

舆论一片哗然。有人讽刺,“总理来了就降价?”有人直言:“这明明是欺骗总理!”也有网友和自媒体反驳道,“常识问题,注意智商,别再传了”。

中青舆情监测室对26日的网民跟帖进行抽样分析发现,在所取1000条意见中,相信菜市存在欺骗的观点过半,近三成网民认为“价格明显悖于常理,大国总理没那么好骗”,还有小部分网民持中立态度,怀疑图片真实性。

3元一斤的樱桃”在指尖流传,很快引起了益民菜市和成都市政府的注意。

427日上午,益民菜市和成都市政府官方微博先后表示,“你看错了”,“求童鞋们别误会”。在官方发布的当日同场景清晰照片中,网传的“3元樱桃”实为30/斤,"3.5元的枇杷"实为35/斤。

有图有真相,“价格欺骗说”很快被驱逐出舆论场。然而,仍有网民对官方的辟谣不买账。新的争议焦点在于,益民菜市当日的标价方式,如图:

以樱桃价格为例,所标三个数字中,“3”字明显大一号,而“00”两个数字明显小一号,但小数点不是打在“3”后面而是标在“0”后面。很多网民表示,35大,通常表示的就是3.5,“益民这样的标法很容易误导人”。

有网民甚至扒出了益民菜市平日的价格标签进行对比,直呼菜市“心机婊”,和总理玩小聪明。段子手即兴创作,“论像素的重要性”。更多的网民则开始质疑,“为什么要在总理视察日打破常规?”

至此,网络舆情进入第二阶段,演变为对行为目的性的讨论,“目的欺骗说”开始发酵。中青舆情分析师注意到,这一阶段,仍有过半的抽样观点认为,菜市试图蒙骗总理。对此,成都官方和益民菜市没有再进一步回应。

自媒体作者罗敏认为,从法律法规上讲,益民菜市在总理视察时贴出来的价格标签,显然是既不符合行业规范,又不符合法律要求的,而且其在总理视察菜市之前并没有使用过类似的“问题价签”,对于普通公众而言,这个价签确实产生了让人误角的后果 。

在自媒体作者陈杰人眼中,这样的标价行为甚至侵犯了总理的知情权,“其目的无非就是想用假资料、假表象、假繁荣来蒙骗上级乃至中央领导。”其以“蒙骗总理的成都官方该当何罪?”为题发文,试图将网民对菜市标价的不满,延展至对成都政府“欺上瞒下”的抨击。

事情发生数日,舆论场仍余烬未熄。网民近乎于偏执的质疑,早已让话题的中心偏移了议题本身。

为什么网民“一厢情愿”地认为总理被蒙了?

中青舆情分析师认为,网民关心“总理被蒙骗”,折射出民众对于社情民意能够被真实传达的诉求。长期以来,“中央英明,基层猫腻”的说法俘虏了不少网民,而基层政府在领导视察时“作秀”的风气让所有旁观者都看不惯。有积累自然有爆发,不断高企的菜价,与图片中看似廉价水果的反差,就成为了舆论的导火索。

“价格欺骗说”和“目的欺骗说”正是击中了民众心中的双重痛点,得以滋生和发酵。成都益民菜市的“小数点”之争能够引发较大范围的质疑,揭示出舆论场对基层官方的不信任,值得所有基层政府深思。

这次正面报道被质疑,是正能量转化为负能量的过程,也是长久以来舆论压力的爆发。这次网络上的偏执,不能自欺欺人地当做谣言看待。民意在指桑骂槐,在未来各地政府会用“鸵鸟战术”视而不见,还是引以为鉴正视问题?或许,菜市场里的视察尚未结束,领导人也在看。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青在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