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农业结构是农业内部特征的结构性体现,也是农业外部特征的格局性呈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并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十三五”期间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理念,拓展农业结构的空间概念。现代农业需要具备原料供给、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功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开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兼顾,挖掘农业供给侧的新潜力,政策技术支持推动结构调整,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构筑农业支持保护新机制,为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强动力保障。
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坚持绿色发展,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区位特点为基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市场要求,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和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合理高效的农业结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结果体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反过来也可以引领和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注重引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实现“两稳两增两提”,即稳定粮食产量和产能,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创新等相关措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和内在动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依靠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迫切。科学制定规划,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撑,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结构优化和现代农业发展。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业那些事头条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