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怎样的农产品信息追溯系统才能让消费者信任?

[ 作者:牛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05 录入:吴玲香 ]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心并热议的问题,在如今的互联网+的热潮,出现了通过农产品可追溯的方式来保障农产品安全的方式。

谈到对农产品的追溯体系的信任问题,其实是有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都是中国农业供应链在实践中产生的。

第一种模式:就是供港供澳生鲜农产品追溯体系。这种体系的主要做法就是在关键节点通过人去控制,还要承担着政治责任,如果一旦出了问题就严格追责一大批相关人,所以这种体系效果良好,多少年了都没出过一次食品安全事故。

第二种模式:就是出口日韩的科学管理模式。例如日本通过肯定列表等方式,严格检测各种指标,一次不达标以后就没有机会了这里的政治、经济风险都很大,所以一般出口商也不敢闹着玩,所以出口日韩的农产品,通过他们的严格检测指标倒逼前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形成一整套从基地到出口的科学管理体系,例如haccp体系,等等。

第三种模式:就是赛事追溯体系。08年奥运会有一次牛奶都已经放在所有餐厅了,抽检检测结果出来了,有一个样本抗生素超标,1小时内所有的餐厅当批次的牛奶全换了,当然在口里喝着滴不能抢下来。送菜的车,远程实时监控,开个车门都有严格规定。这就是科学管理和人的结合。

如果你想做靠谱的可追溯体系,学习第二种模式比较靠谱。

然而对非国家强制执行的农产品溯源比较悲观,有可能是一个产品的买点,但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依旧完全凭厂家良心。我们也要明白以下几点:

第一步要研究明白需要追溯什么信息?

第二步是这些信息应该如何被采集?

第三步是用什么样的工具和技术来采集?

先念叨一下国内质量做的不错的药品。可能这是为数不多的质量标准合格、老百姓长期零散购买、有完善的溯源体系的物品了。药品溯源是国家强制执行并且监管的,每一批药品生产都会有指定的批号,批生产记录从最初原材料的购买到最终包装耐至销售都有详尽的记录。可以做到终端批号和电子监管码追溯,也可以做到单批药品精确召回。

购药人不需要进行信息比对,不需要自己去溯源,因为所有的渠道保证了药物的最终安全,溯源体系只是一种保障而非卖点药企都在信奉这样一句话「质量源于设计」。

溯源系统的目的是保证药品质量。药物生产过程中系统误差低,生产周期短,人工参与程度很低,质量控制点极其明确。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误差依旧是最大的误差来源,年底盘点对不上帐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的。追溯体系成本在药品本身中所占价格可以被接受。

再说农产品溯源系统大多为企业本身的,很多没有形成国家标准,公信力良莠不齐。说句不好听的,乳制品在食品中质量控制算是不错的了,但是现在提到了国产乳制品都什么反应?

什么信息需要记录,什么信息需要展示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农产品这种涉及环节多,周期长,哪些是质量控制点真的需要踏下心来研究。另外,消费者购买的时候需不需要看这么多信息?

追溯体系需要成本,相比之下是否能保证市场销售?如果真的是想要提高质量的话,溯源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它只是工具,不是保证。

就好比不爱看书的人买 kindle 的人依旧不会看书一样,企业如果心中没有质量这回事,什么样的溯源体系都没用。

而企业心中如果有质量,想做好质量,才能好好的思考在哪些地方需要溯源,这种情况下,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今日新农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