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觉得农村不会变得更好,但我始终坚信农村是有未来的。
在我了解中,农村这十几年的发展虽说有不好的地方,但仔细盘算一下,在吃穿住行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一点儿应该没人能否认得掉吧?
另外,前天我说苹果滞销的问题,有人给我评论说,不吃苹果是因为吃不起苹果。
如果说,一个丧失劳动力或有特殊情况的家庭吃不起苹果,小编信了。
但是一个抱着手机上网看新闻的说自己吃不起苹果,这个真难以相信。
可能有特殊情况,但也只是特殊情况。今年苹果滞销,在乡下不是很好的苹果也就五六毛钱一斤,一个有网有智能手机的说自己吃不起,是不是有些不太合理呢?
通过这些事情,小编发现了一个规律,很多人都愿意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别人,甚至是一个群体。比如,我是一个农民,我家如果穷了,我就会想农村富不了了,农村没未来了,农村怎么可能开得起宝马?怎么可能开得起奔驰?怎么可能盖得起别墅?
如果有人告诉我,哪个农村已经开得起宝马了?哪个农村已经盖得起别墅了?我可能就会骂他那个村有贪官,太腐败,或者说那只是一个特例。我那么穷,你咋不看看我?
只要我穷,农村就富不了!
在这种逻辑下,很多人骂小编是幻想、是在胡说!
今天,小编就来评评这个理儿,农村未来到底会不会变富!
一、农村致富要靠农民
农村发展关键在谁?
国家政策?村干部?还是投资人?
不,这些都不是。农村发展的最核心在于农民的勤劳程度。
众所周知,劳动产生价值。农村这个群体,农民是最主要的劳动群体,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不减,创造的价值就越来越多。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在全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农民应该是最辛苦的了吧?他们不仅仅在家中地,还外出打工,甚至还有四处做生意,搞个小买卖,就连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也有上街卖东西赚钱的。
一个群体的劳动积极性如此之高,农村为什么不会有未来?量变引起质变,劳动产生的价值越来越多,总有一天会彻底改变农村的面貌的。
当然,只是总的来说,农村会因为农民的劳动而越来越好。但并不是每一个农民都会变富,因为农民也是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里也有一群好吃懒做的寄生虫,他们不积极劳动,看谁都不顺眼,总觉得社会欠了他们钱,年轻时候不学习,长大后不出力,这样的一群人就算农村变成了迪拜,他们也应该留在贫民窟里。
因为只有这样才对得起那些辛勤劳动的农民,只有这样才叫公平!
二、大势所趋
这个大势可能有些农民不甚了解,小编这里先简单透露一些。
今年,甚至近几年,中国经济不太景气。除了互联网行业外,其它各行各业都遇到了瓶颈,业绩下滑,生产停滞,还有员工下岗。
说这些的目的是告诉大家,目前很多资金已经不再向城里或者工业上投了。因为这些行业已经饱和了,至少这几年没什么玩的。现在我了解到得是,不少投资商都一致看好农村,甚至马云、王健林、京东刘强东这些经济强人都在布局农村产业。
就算农村真得是一块废铁,让这么多有钱人盯上,这么多资金砸进来,也能把这块废铁变成黄金。何况如今的农村本来就万事俱备了,离捅破那层窗户纸就差最后的一步!
三、国家政策
农村致富的最后一步是什么?
就是国家政策。
目前农村土地很多分布很零散,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无法在这样零散分布的土地上进行推广应用。所以,中国农民很累,很辛苦,但是收益却不高。不能像美国农场那样,高度机械化生产。
但这只是现状,如果你是农民,你在农村呆过,你就会发现如今的农村,年轻人越来越少。我们不讨论这是什么原因,也不讨论年轻人越来越少对农村好不好。就简单地把时间往后推十年。十年后,如今种地的一些老人可能就种不了地了,年轻人很多又不回农村。到时候农村的地咋办?就算有一百个不愿意不想把地包出去?那谁来种呢?每年农村考上大学的人有那么多,这些大学生以后会回农村种那家里分下来的几亩地么?
如果是你儿子或者女儿,你会让他回农村种那几亩地么?
估计很多人不会。
所以,农村土地以后无人种也是一个趋势。既然地没人种,那国家肯定会想办法。分给你几亩不值当的种,那分给你几千亩可能你就会动心了!到时候农村出来的那些大学生,可能会有一部分回农村进行土地承包,然后实行美国农场那样的土地制度。
到时候中国农业模式可能会发生巨大的转变,农民这个群体也会涌入新鲜的血液,农村也会因此带来崭新的变化。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新农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