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梁鸿:是不是所有的农村都要变成城市?

[ 作者:梁鸿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1-29 录入:吴玲香 ]

继《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之后,作家梁鸿近日又出了一本新书,名为《神圣家族》,以自己从小念书的吴镇为背景,写了吴镇中12个普通人的故事。

在新书扉页中,关于梁鸿的简介是这样开头的:“梁鸿——当代中国乡愁记录者、中国新一代乡土文化研究领军人。”但梁鸿自己并不喜欢“乡愁记录者”这个标签,“当时看到这句介绍的时候就和出版社抗议了。”在梁鸿看来,“当我们在谈乡愁的时候,都把它作为一个感性的概念,一种情绪的表达,好像之前有个桃花源在等着我们,而我们把它破坏掉了。其实乡愁是一个最普通的概念,每个离开家的人都有这种感觉。这个词被叙述了很多遍,已经没有价值可言。”

两本关于梁庄的非虚构作品出版之后,梁庄和梁鸿本人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对于梁庄,梁鸿觉得自己谈得已经够多了,她认为自己并不具有乡村实践的经验,也不是专门的社会学研究者,她只是把自己定义为观察者和书写者,只是想从家庭和情感的层面来解析一些东西。

梁鸿心里很害怕众人把梁庄作为一个标本和典范。“我愿意梁庄在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中行进。很多记者想去梁庄采访,我基本都回绝了。我们没有权利去强行干扰任何一个人的正常生活。”

“当年写完梁庄,很多人想到的是自己的村庄,我觉得这让人特别开心。”梁鸿觉得这样就足够了。

而对于吴镇,梁鸿小学五年级就已经在那里上学了,每天要走六趟,来回十几里地,她对小镇的枝枝蔓蔓非常熟悉。现在梁鸿每次回梁庄,据点就在吴镇的哥哥家,无事的时候她就会搬个凳子,看街市上人来人往,也去赶集,慢慢走过一个个商铺和小摊贩。

《神圣家族》的写作背景便是梁鸿所熟知的吴镇,对于她的读者来说,很容易将这本书与“梁庄”系列比照,但梁鸿本人并不希望大家这么做。一是这个文本完全独立于梁庄系列,虽然同是写自己家乡的故事,但吴镇只是作为背景出现,梁鸿并没有着意考察小镇的结构。二是在写作手法上,梁鸿认为虽然梁庄系列都不能算作完全意义上的非虚构写作,而《神圣家族》更是介于非虚构与虚构之间,她觉得如果称这本是小说也可以。

在《神圣家族》中,梁鸿用文学的笔触探讨了城镇现代化的某种荒诞感、乡村普遍存在的自杀等问题。在梁鸿看来,城市化所有的因素在城镇中都以扭曲的方式出现,“不能说这一切都是不对的,只是表现形态更为粗糙。”

对于那些从外面又回到乡村的人来说,城镇却是最好的选择。梁鸿认为这不是他们自愿选择的,而是因为他们无法在城市中安家。“现在所有的资源都倾向于城市,谁不愿留在城里呢?”

在乡村,老人或者妇女的自杀很常见,精神的空虚和压抑让死成了一种解脱。在梁鸿看来,这种精神的空虚形态,一点都不比城市的精神病症更弱。“因为我们往往关注的是城市病,这种精神的压抑,其实现在乡村,即使面对大地和原野这种宽广的存在,也难以让人获得精神的支撑和平衡。因为我们觉得大自然是最能够让人恢复和治愈的,但我觉得即使大自然这样一个丰饶的存在,这样一个美的存在,也很难让人获得一种真正的支撑。”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澎湃新闻(记者臧继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