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厕所革命”是一项事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补齐的“短板”。
在农村“厕所革命”探索实践过程中,面临着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体系不健全、处理技术和路线模式不规范,卫生厕所改造方式不标准、工程建设投资来源单一、管理运营体制机制无保障等问题,建成后设施设备使用操作不到位,日常运行维护管理跟不上,排污处理不达标等问题亦有出现。
如何破解这些问题,住宁全国政协委员何晓勇支招。
“农村‘厕所革命’需要从治污标准、技术规程、建设模式、维护管理、资金投入等方面加以规范,做好顶层设计,以免造成无序建设、重复投资、使用效果不佳等严重后果,达不到广大农村群众对改善居住环境、实现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期盼。”何晓勇委员说。
何晓勇建议,补齐各地农村生活污水排放设施建设工艺和标准规范这一短板,引导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规范化、系统化建设;根据各地农村房屋结构使用特点和风俗习惯,编制合理适用的规划设计方案,制定相应的农村厕所改造模式和技术标准。把农村厕所改造统一纳入美丽小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全国危房危窑改造计划和执行标准中,列入考核验收体系和项目资金政策支持中,鼓励引导农民科学建房改厕,减少不规范和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
何晓勇建议,污水处理应依据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生产工艺和工程建设安装技术规程,引导各地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农村污水处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科学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安装和工程建设,建立政府引导支持与市场化机制相结合的管理运营机制。要在已有成熟机制和经验的地区开展试点,建立省域示范区。将农村“厕所革命”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之中,列入示范的地区要在重点项目和专项资金上给予支持,为全国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机融合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的路径。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宁夏日报 2018-03-07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