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那么农民增收的动力来自哪里?国务院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博士今日做客中国经济网时表示,合理的粮价是农民增收的一个方面,现阶段我国粮价偏低,而农民种粮成本高,因此粮价要逐步提高,且上涨空间很大。
“真正让农民增收的一方面是非农收入,另外就是要有一个合理的粮价。现在我们整个收入水平提高了,粮价还和90年代中期差不多水平,我觉得太不合理了。”程国强博士表示,和其他国家比较,中国粮价还有上涨空间。比如大米,日本大米自给率超过100%,不仅自己够吃,还可以对外出口和援助穷国家,就是因为有一个高价。日本市场大米的价格比中国市场大概高15倍以上,韩国市场也比我国高10倍,所以GDP能够达到几万美元。我国粮价现在要达到这么高的水平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要让农民有合理的收入,就要持续稳定地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因此适当提高粮价非常必要。程国强指出:“如果看看价格指数,我们现在的粮价没有超过97年的水平,而现在的经济规模和收入水平和97年是完全不能比较的。所以粮价上涨的空间非常大。”
此外,程国强博士还指出,我们现阶段粮食等农产品成本相对较高,把农民通过粮食涨价带来的好处和政府给的补贴基本给抵消掉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控制农资价格上涨、削弱生产资料成本抵消农民收入的影响,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调控任务。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吾谷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