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村霸被抓放鞭炮的五味杂陈

[ 作者:余志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5-19 录入:19 ]

“白宝贵被抓了!”村里人喊着。很快,噼里啪啦,村里响起了鞭炮声。白宝贵是辽宁省北票市上园镇朝阳寺村原党支部书记。2017年2月,北票市纪委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在掌握大量证据材料后,依据违纪事实,对白宝贵作出开除党籍处分决定,涉嫌违法问题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人民日报5月17日)

应该说“村霸”被抓,再次还村民一个朗朗乾坤的生活环境值得欣喜,可细看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却让人五味杂陈略感一丝莫名酸楚。在任村主任之前,曾与他人打架斗殴,持器械致他人轻伤;与社会闲散人员合伙,采取恐吓、威逼、利诱等非法手段霸占村采石场;本该给27户村民发放161万元番茄赔偿损失,实际发放给村民40.67万元,自己独占45万余元;违反规定帮助内弟等人建档立卡贫困户,骗取旧地危房改造资金6万元;在村“两委”换届期间,又指使社会人员帮助其拉票;任期间,违反规定发生招待费用266482元等等如是。诚然,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带来更多的是深思。

缘何一位“劣迹斑斑”的“村霸”会坐上村干部位置?缘何几年间相关监督部门无从知晓?如果没有群众的举报会这么快“露馅”?

而说到放爆竹,它本是全世界华人流传至今的一种传统民俗。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吉利。每逢重大节日,如婚嫁、建房、开业等,亦要放爆竹以示庆贺。那么,回到本案,“白宝贵被抓了!”村里响起了鞭炮声,又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感”,值得村民用“放鞭炮”的方式来表达呢?无非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作奸犯科者终于得到应有惩罚;二是被欺压已久,积怨颇深,如今心中大石搬走,终于出了“一口恶气”,“大快人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们不禁要问,像白宝贵这样的“村霸”是如何炼成的?被抓放鞭炮,难道与村务公开和村务监督形同虚设不无关系?

毋庸置疑,“村霸”被抓放鞭炮,上级部门监督不力,权力缺乏公开透明是导致“村霸”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带来影响不容小觑,不仅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更是破坏了党和政府形象,不严厉惩治不足以平民愤。

百姓利益无小事。就此而言,对游离于国家行政干部体制之外的、不在编、不脱产,边缘化村干部,这样一个区别于国家公务员的特殊群体,又当如何用法治方式和制度手段管住村官的绝对权力?有鉴于此,得加强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村务公开等制度建设;得推进村级反腐的制度化建设,让纪检力量下沉到乡村;得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建设,追求监督执纪效果的最大化,把村级权力牢牢束缚在制度笼子里;得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干部的法治观、权力观,强化农村基层权力制约和监督;得深化村务、党务、财务公开,村级规范化建设、“三资”监管等方面,规范农村基层用权;得对损害群众利益问题进行大整治;得对村官的管理实行“一岗双责”,追究管理不到位的“连带责任”。或许如此,方能剔除群众身边的“村霸”“蚁贪”。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官是党和政府在基层不折不扣的形象代言人,他们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者和实施者,是否依规依纪依法办事,关涉百姓的切身利益,关乎基层的有序运行。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笔者想说,“村霸”被抓放鞭炮,再次例证“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别拿村官不当干部”,无论五味杂陈最后品出什么味,千万别让村官贪腐成为党和政府公信力一次塌方。

作者单位:四川北川县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