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三举措严治微贪腐

[ 作者:钟爰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5-19 录入:19 ]

今年2月,辽宁省北票市上园镇朝阳寺村原党支部书记白宝贵,因违纪问题被北票市纪委作出开除党籍处分决定,涉嫌违法问题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该村村民齐放鞭炮以庆贺 “白宝贵被抓了!”(环球网 5月17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打出一系列反腐“组合拳”,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各地落马官员不断,其中不乏有省部级或以上的官员,铁腕反腐、涤荡“四风”,牢筑防腐反腐长城,赢得民心。然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重拳之下,仍有如白宝贵的“村霸””顶风作案。

据悉,白宝贵在任村主任之前,曾与他人打架斗殴,持器械致他人轻伤,并与社会闲散人员合伙,采取恐吓、威逼、利诱等非法手段霸占村采石场,村民敢怒不敢言。在2013年村“两委”换届期间,又指使社会人员帮助其拉票,最终当选村委会主任。基层村干部是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村官的腐败会让一村之民深陷水深火热之中,让党和政府失信于民,因此,整治“微贪腐”刻不容缓。

治“微贪腐”需清“源头”。白宝贵案件不禁让人反思,村霸是如何当上村主任,进而沦为腐蚀基层的“蚁贪”?毫无无疑是在村干部选举过程中,出了问题,民主选举被贿赂、威胁等染指。严肃换届纪律,只有确保换届风清气正,才能真正选出为民谋福祉的好村官。

治“微贪腐”关键要建章立制。村干部手中的权利实实在在地关系到每一个村民,将基层村官的权利关进制度的牢笼是治理“微贪腐”的关键,强化农村基层权力制约和监督,深化村务、党务、财务公开,村级规范化建设、‘三资’监管等方面,规范农村基层用权,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

治“微贪腐”必须“树内在”。古语有云:“善禁者,先禁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反腐倡廉以来,党和政府大力抓党员干部自身建设,但更应该加强对村干部的廉政教育,村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道德品质修养,时时树立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真正将廉洁自律坚持到底,不做有损国家与人民利益的事情,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好务。

作者单位: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广新旅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