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农产品绿起来我们该反思什么

[ 作者:孙萱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24 录入:吴玲香 ]

当前,我国农产品总量问题已得到较好解决,但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表现为一般农产品不缺、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不足。为此,必须用绿色理念发展农业,在投入品使用、产地环境保护、生产方式、支撑体系等方面要有一系列深刻调整;必须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从制度、市场和科技三方面发力。随着农业经营和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未来农业的绿色底色将更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17322日)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案件频繁曝出,苏丹红鸭蛋,双汇廋肉精,染色水果,孔雀石绿水产品等等不胜枚举。一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让群众对一般农产品望而却步,对大棚蔬菜好看不好吃,不敢随意吃,再则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从过去凑合吃,能吃饱是关键,到现在注重养生,营养、健康、安全是关键。因此绿色、生态、有机、“土货”等农产品成为了现在消费者追求的香饽饽。

所有农产品本该都是绿色的了,为什么还要追求农产品绿起来,我们该反思什么呢?一般农产品为什么不安全、为什么不健康,水果为什么会个大却无味,什么菜贩的蔬菜不会烂?这些问题一个一个拷问着大家,归根结底是还是农产品供给侧一味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监管缺失的表现。

为追求蔬菜总量的上升,缩短牲畜饲养时间,过量使用肥料、农药,大剂量的使用兽药、添加剂和饲料,例如饲养的鸭子20多天便能出栏见效益,生猪4个月就能要膘肥肉厚型,要体型精廋肉的可以随意切换,效益可想而知;在交易环节蔬菜用化学药品浸泡,达到长时间不腐烂,又干净的目的,畜产品用注水达到增重目的,水是干净水也就罢了,偏偏还是污水等,这些人良心何在,廉耻何在。

因此,农业发展要加快绿起来,是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的一种需求迫切,这不仅需要政府的监管和引导,也需要种养殖业大户要转变观念,优化产业结构,以绿色、生态为发展发现,做优产业质量,打造产业品牌,走出用过量化肥、农药饲料、兽药的误区,提高产量关键在于科学施肥、科学饲喂、合理用药,遵守规范,才能用绿色的果蔬产品,安全、放心的畜产品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让消费者吃得安心。

(作者地址:北川巨达路)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