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筑好暖巢方得凤归

[ 作者:王京凯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24 录入:吴玲香 ]

近期,杨振宁、姚期智等知名华裔科学家放弃他国国籍,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引起了社会各界不小的轰动。随着人才“思乡情”、“回国热”的持续升温,“引凤还巢”也再一次引起各地的思考和重视。那么,如何引回自家飞出的“金凤凰”?笔者认为,筑好“暖巢”,方得“凤”归。

“暖巢”如何筑?要搭好情感的框架,也要做好物质的填充,还要进行暖心的装饰。“暖巢”既要暖人身,还要暖人心,让在外人才引得来、留得下、用得好。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最好的说客,打好情感牌是吸引人才返乡的第一步。情源于何处?源自一草一木,源自一山一水,源自点点滴滴的回忆和浓浓的乡愁。然而,光秃的山头、恶臭的河沟怎么能让人才感受到家乡的美,挥之不去的雾霾、高高耸立的烟囱又怎么能让人才回忆起家乡的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打好情感牌,就要让山依旧绿、水依旧清、民风依然淳朴,用家乡的美勾起人才的思乡之情。打好情感牌,还要有三顾茅庐之诚意、推心置腹之真情,用真挚的情唤起人才的返乡之意。

“物以稀为贵,人以贵为尊”。吸引人才既要筑好情感支柱,更要打牢物质基础。求贤若渴不能只停留在嘴皮上,也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有所行动。“物有所值,人有所求”,人才也识人间烟火,也要衣食住行、养家糊口,也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资格与权力。良好的福利待遇既是对人才的尊重,也是对人才能力的肯定。要落实好返乡人才的福利待遇问题,创造条件满足其合理要求,极尽所能提高其薪资水平,解决其后顾之忧,助其全心全意地干事创业。

“待士不敬,举士不信,则善士不往焉”。有些地方不尊重、不信任人才,仅把人才当做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具、用做增加地方政绩的砝码,使人才感受不到关爱、窥探不到前景,在人才工作上获得“差评”。长此以往,还怎么能招蝶引凤?又怎么会“群贤毕至”?让人才引得来、用得好,关键是要惜才、爱才。要视人才如至宝,积极营造关心、支持人才的良好氛围,让人才受尊重、有干劲。召开一次座谈会,让人才畅所欲言、建言献策,也是对人才的尊重。组织一场联谊会,让人才释放压力、放松心情,即是对人才的关心。举行一次表彰大会,让人才劳有所获、干有所得,更是对人才莫大的鼓励。尊重人才,让人才感受到诚意;关心人才,让人才感觉到温暖,才能真正把人才引来、留下、用好。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临沭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