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强化监督斩断扶贫黑手

[ 作者:殷卓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24 录入:19 ]

日前,四川省纪委印发《关于开展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通知》,明确把专项整治作为制度性安排和经常性手段,从今年起至2020年,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3月2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扶贫贵在精准,重在强化监督,才能斩断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

利欲熏心,让“黑手”伸向扶贫资金的钱袋子。随着精准扶贫工作如火如荼深入推进,一些目无法纪、丧失良知的腐败分子盯上了贫困户的“脱贫钱”、“致富钱”乃至于“救命钱”。去年8月,中纪委首次专题曝光9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骗取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挪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办理低保优亲厚友……,每起都是扶贫领域的突出问题,既损害贫困群众切身利益,也挥霍着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精准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国家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各项政策扶持力度、资金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增加,经过扶贫干部手中的真金白银也越来越多。如果对扶贫工作一线的干部缺乏精准而且过硬的监督制度,不受控制的权力,不受监督的扶贫,势必会催生“歪嘴和尚”念坏扶贫经。那些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截留私分、挥霍浪费等问题既暴露了扶贫工作中某些基层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不力,失职失责,同时也说明完善制度,强化扶贫领域政策落实监督尤为重要。

健全的制度是最好的防腐剂。首先,要从贫困户的识别、公示、建档立卡、待遇落实、脱贫摘帽等各个环节进行多途径、多渠道公示,既要让贫困户充分知晓国家的帮扶政策,了解帮扶的项目、标准、流程,更要广泛发动群众对帮扶工作全程予以监督;基层党组织和对口帮扶单位要让国家的帮扶政策和贫困群众无缝对接,全面完整落地,绝不能搞政策截留,对自己不利的就不公开,无利可图的就不落实;要把帮扶项目从规划到落地,从建设到运营,从成本到盈利,全部拿到聚光灯下,实现扶贫工作的全程监督。其次,要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监管,推进监督前移,对资金的核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全时段监管,保证扶贫资金流动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加强部门间的协作,规范资金运行流程,加强对重点项目、行业、资金的监督检查,确保将每一分扶贫资金都花在“刀刃”上。最后,要严肃纪律,严格问责,建立投诉举报平台,加大查处力度,对虚报冒领、挪用侵吞、贪污滞留扶贫资金的行为,依纪依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真正让扶贫资金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谁也不能碰、谁也不敢碰。

扶贫既关乎贫困地区的未来、贫困群众的福祉,更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局。坚持用完善的制度推动各项精准扶贫政策落地生根,才能斩断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确保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事业取得最终胜利。

作者单位:湖北省中共枣阳市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