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阳:我们选近平当村支书,最主要的是他做事公道、敢于担当,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他的每一个行动和决策都很务实,都是为老百姓的利益考虑的。(澎湃新闻)
群众需要什么就干什么,不是没有主见,反而是务实。群众的“需求基础”决定干部的“顶层设计”。如果不清楚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而是“闭门造车”,最终也只能是“画地为牢”,那么干“为人民服务”的事,首先就必须清楚,人民群众需要什么。
习近平作为村书记时为村民办沼气,办铁业社、代销点、缝纫社、办磨坊,如此创新作为在其所处的时代是有一定阻力的,但是其秉承着“纯服务”的精神,去协商去沟通,用行动证明不是“投机倒把”,最后获得了认可。最大限度的资源合理分配利用、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帮助村民多挣工分。为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务发展注入了动力,这就是“为官作为”的最好例证。
一些党员干部“怕惹事”就“不做事”,宁做“太平官”庸庸碌碌,也不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敢想、敢做、敢为,这种不作为其实为官“不务正业”。作为党员干部就应该被人民群众的需要“牵着鼻子走”。
从人民群众的需要中去思考、去行动、去创新。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基础,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为出发点与最终目的,然后在作为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既“埋头苦干”也“抬头看路”。坚实的务实根底,就是创新的基础,有了坚实的基础,党员干部的“顶层设计”以及相关的改革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就有了根基。
被“群众需要”而“牵着鼻子走”是时代命题,应该成为党员干部的共识,与为官作为的依据。
作者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八角井社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