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清华园铁路职工宿舍楼群内的清华园火车站遗址,目前已被居民楼包围,建筑物周围也摆放了不少生活用品,扫把、盆、暖壶、电磁炉等颇为常见,外墙还有不少电线、晾衣绳缠绕在一起,从主干道路上已难以发现其踪迹……百年清华园站遗址成出租屋的报道一出,便引起了民众的热议,市民纷纷呼吁要加强保护,留下记忆。保护中国历史文化遗址,是我们每一个作为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如果遗址成了出租屋,必然会让遗址遭到不可挽回的伤害。只有每个人有了保护文物的意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让文物在发展中得到保护,在保护中得到发展。然而要说最被人忽视的“文物”,那自然要提到耕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性逐步显现。中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保护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大。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地方大量毁田建砖瓦窑,肆意在耕地上挖沙、取土、采石、采矿,严重地毁坏了种植条件;农户超标准建房,甚至有的一户占二、三处宅基地;农业内部调整占用耕地仍居高不下,每年有大量耕地被改为鱼塘或栽树种果等。近些年,国家一直强调守住耕地红线,也有不少政策出台。在金土地小编看来,牺牲耕地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是最愚昧的,而这愚昧却不是一时的。土地制度改革推进中,依然存在补充耕地数量和质量不到位、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田的现象。不仅如此,耕地似乎成了“出租屋”,因为租赁之后便任意妄为。有些地方热衷搞行政和推动,片面追求流转速度和超大规模经营,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后,长时间大面积直接租赁农地,与农民争利从而引发社会矛盾。更有甚者,在土地流转后进行非农建设,破坏耕地资源。你能看到耕地在缩减么?它已经不容再肆意破坏了!
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证,我们和我们子孙都必须站立在这根基上面。耕地,它不是我们的“出租屋”,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家园。为此,耕地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心去守护它。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金土地 2016-11-22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