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送钱送物是消磨贫困户意志的根

[ 作者:方德慧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09 录入:16 ]

据媒体报道,云南永胜县为加快全县脱贫攻坚进程,发文向146个扶贫“挂包帮”单位筹资1451万元,向全县干部职工筹资约1180万元。其中,干部职工捐扶贫款最高达到5000元,最低的也有1000元。

当笔者看到上述报道时,不禁想到了前段时间关于“扶贫要扶志”的观点,既是要扶志,那就要发挥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如果现在政府扶贫只是一味地送钱送物,那贫困户的志气从哪儿来?

前段时间到乡下,看到一个贫困户将代表贫困户的牌子摘下塞到了墙角根儿,当地的村长就跟他说不能摘下来,他说觉得丢人,不想挂上牌子。这也许是他自尊心作祟,但同时也表现出他想要脱贫的决心。如果政府扶贫,一上来就送钱送物,那长此以往,贫困户的心态会不会发生变化?他们会不会觉得,只要自己是贫困户,就能得到许多好处?

笔者认为,扶贫要真扶,一是要充分实施好各项惠民政策。国家制定的惠民政策,大部分都适用于贫困户,扶贫干部要研习吃透这些惠民政策,因人制宜,让贫困户享受国家的政策。让他们学会感恩,这样不仅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同时也能让贫困户早日脱贫,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二是要让贫困户立志脱贫。送钱送物是在真扶贫,但是,这样会消磨贫困户意志。我们要转变办事方法,不能直接送钱送物,那我们可以以钱换物,将贫困户家中的花生、土豆、大米变成钱。这样,不仅维护了贫困户的尊严,也让真扶贫落到了实处。三是要多走动。扶贫干部要将“走”落到实处。多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多与贫困户交流了解需求,这样才能提出建设性意见,扶贫才能事半功倍。多走动,贫困户才会把你当亲人,愿意跟你交流,对你的工作也会大有裨益。

作者地址:四川省万源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