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春立公款支付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违规出入私人会所等问题。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谷春立在已分得副省级干部周转房的情况下,长期占用长春市乐福大酒店1间客房,房费共计34.38万元。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谷春立3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在私人会所安排的宴请。(9月6日 人民网)
曾经有位老县委书记痛心疾首地说:“奢侈浪费是最大的犯罪。它不仅挥霍国家集体的钱财、老百姓的血汗,更痛心的是把党和政府的威信挥霍没了,把当官的良心挥霍没了,把老百姓的信心挥霍没了!”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历史镜子。在已分得周转房的情况下,还长期占用酒店客房,奢侈之风令人咋舌。我们的国家正在大力扶贫,但是仍有很多人住房困难,而这些官员手握人民赋予的权力,却大肆挥霍着权力所带来的种种好处,利用公款大肆消费。他们可曾想过,一个简单而又不失潇洒的签字,含着多少纳税人的血与泪?
长期利用公款消费住酒店的官员,谷春立不是第一个,在吉林省也不止他一人,前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米凤君,长住长春市中心吉隆坡大酒店,淫乱挥霍,叱咤青楼。在全国其他地方,不乏“同道者”。山西省临汾市纪委书记沈庆华,三年在星级宾馆睡了国家财政上百万元。而交流干部入住高档宾馆酒店,更成各地“潜规则”。东窗事发的“酒店”官员,屡见报端。而悠然无事的“酒店”官员,更有几何?
记得2011年夏季大连达沃斯论坛,央视主持人芮成钢问骆家辉:大使先生,听说您是坐经济舱来的,这是否在提醒大家,美国欠中国钱?骆家辉回答:不,芮先生,我之所以坐经济舱,是因为美国政府官员不能随便花纳税人的钱。“不能随便花纳税人的钱”,这在一些国家是铁律。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时,在南京捡食面包,迄今记忆犹新。默克尔的简朴当然不仅体现在薄薄的面包片上,她拒绝总统套房,只住一般套房;拒绝VIP包间,像普通住店客人一样,去餐厅吃自助早餐。这样的食宿标准,肯定比不上一些“酒店”官员们。
中央“八项规定”以来,不乏像谷春立这种顶风作案的官员。这些人特权意识强烈,理想信念缺钙。有人说:“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滋长奢靡之风。健全民主法治,迫使政府官员对纳税人产生敬畏之感,才能让公共财政回归本位。”这是他山之石。最重要的是,真正做到“权为民所赋”,方能兑现“利为民所谋”。
近期,中央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不过,在防止“带病提拔”的同时,相关组织、纪检部门更需从制度与责任层面织密权力笼子,对于这些“任性”官员不仅要将打虎棒高高举起,更要将司法大刀狠狠落下,如此才能让这些顶风作案、胆大妄为的人没有藏身之地,让好干部筑牢清廉底线。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