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生态农业离不开生态土壤

[ 作者:众望农业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8-29 录入:实习编辑 ]

从前,美国一位总统曾因为恨恶狼,而将森林中的狼捕获杀尽,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小鹿,结果事与愿违。狼赶尽杀绝后,这片森林却因为鹿的大量繁殖而导致整个森林的毁灭,最后也由于种种原因,失去天敌的鹿健康日益下降,缺乏植物的鹿也逐渐衰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然界的存在是由于各种动物、植物、细菌等相依相存构成一个完美的链条,如果在这个链条中破坏一个环节,整个链条就会受到严重的破坏。土壤中的生物也是一样的。

土壤生物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除前面提到的植物和各种动物组成的食物链外,还有着各种共生或拮抗的关系。豆科植物根系与根瘤菌之间的共生关系是大家熟知的。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保证了宿主植物的氮素营养,而宿主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见微生物生态)。土壤生物间的拮抗作用更为普遍。微生物间存在抗生关系,一种微生物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抗生素)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严格说来,土壤及其中的生物并不构成一个完备的生态系统。有机物的初级生产主要由植物的地上部分完成,捕食食物链也大部在地上进行,土壤中存在的主要是腐生食物链,以分解过程为主(见生态系统)。因此在谈到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时,各该地区的土壤只是相应系统的一部分,一个亚系统。在上述3类生态系统中,地上和地下部分之间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情况很不相同。一般说,森林的生物生产量最大,而以凋落物形式归还土壤的物质常达1/4。草原的生产量较低,但在无放牧的情况下,凋落物却最多,可达1/2。农作物的凋落物量最少且因生产量不同而异,故需用化肥与粪肥等予以补充。

人类活动对土壤生态产生极大影响。过度采伐森林,可使其转化为草甸或草原。无论森林或草原,如果被开垦为农田,则土壤容易因失去植被保护而受水蚀或风蚀,如果只种植而不养护,不注意补充营养物质,土壤肥力会迅速下降。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工矿与农药污染对土壤又造成了新的威胁。几千年来生活废弃物含有很多有机质与营养物质,施入土壤后可培育土壤肥力,但工矿废物却含有大量毒物,很多还是土壤微生物难以或根本不能降解的,由此可以造成土壤污染使生物死亡,被污染的生物产品与水经食用后可影响人畜健康。

我们人类也是大自然链条的一个环节,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请善待土地。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众望农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