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耕地异地占补平衡是什么

[ 作者:金土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8-24 录入:实习编辑 ]

我国目前实行的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是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金土地小编调查发现,在现实中有些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十分有限,无法实现占用耕地补偿。于是,耕地异地占补平衡的想法横空而出,何为耕地异地占补平衡?跟随金土地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概念

耕地异地占补平衡就是指耕地后备资源稀少的地区占用的耕地,可由耕地后备资源丰富的地区代为补充,也就是说占和补不在同一个行政单元。

二、对耕地异地占补平衡的利处

实行跨省域耕地占补平衡能够为这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土地保障。跨省域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可以使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这些地区在不违反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情况下,为经济增长提供土地保障。这样,这些地区就不会再受到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制约,从而能为经济增长提供土地保障。

实行跨省域耕地占补平衡可以避免这些地区因开发边际土地而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为追求经济快速发展,某些地区会将许多边际土地开垦为耕地。但现有耕地抛荒或低效利用的现象十分普遍,新开垦的耕地往往很快被抛荒,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实行跨省域耕地占补平衡可以避免这种现象发生,这些地区不必再去开发该地区的边际土地,而由那些耕地后备资源丰富的地区代为补充耕地。

三、对国家整体的利处

实行跨省域耕地占补平衡有利于减少地方政府的土地违法行为。当前,地方政府的土地违法行为屡见不鲜,已然成为主要的土地违法者,违反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地方政府土地违法的重要形式。实行跨省域耕地占补平衡则可大大减少这种土地违法行为,耕地后备资源稀少的地区可以通过由其他地区代为补充耕地的方式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实行跨省域耕地占补平衡有利于实现全国范围的耕地总量平衡。当前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的欲望十分强烈,许多地方不惜采取违法、违规方式来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如果片面强调耕地总量的区域平衡,不仅使耕地总量平衡难以实现,也会使这一原本利国利民的政策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实行跨省域耕地占补平衡则有利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实现全国范围的耕地总量平衡。

四、总结

虽然耕地异地占补平衡可以促进占用地的经济发展,但仍有耕地质量平衡难以实现、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金土地小编建议,首先应该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发展,而不是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其次要提高经济落后但耕地资源丰富地区保护耕地的积极性,才能更好更有效的实现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中国乡村发现转自:头条号 金土地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