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民连续发网帖举报湖南新邵县迎光乡上沙溪村支部书记彭承双“村支书全家低保,新盖的房比小学还大”。记者当天从新邵县委宣传部获悉,网民反映的部分事实属实,纪委已经立案调查,将严肃处理。(8月19日澎湃新闻)
近些年来,小官巨贪的戏码在监督相对薄弱的农村基层不断上演,小小村官似乎拥有了“绝对权力”,在当地称王称皇。例如,在湖南吉首,一名村干部在因贪污公款被查后,竟然理直气壮地反问:“我当村干部不就是为了捞两个吗,这怎么还违法了?”更有湖光村村民曝村支书霸气语录:“村支书永远是老子搞,老子不搞儿子搞,儿子不搞孙子搞”。这些村官的“绝对权力”错觉使他不拿自己当为人民服务的干部,以为“山高皇帝远”,以为党纪国法管不着,俨然一副“土皇帝”做派。
村干部是党和政府在基层的形象代言人,他们是否依法依规依纪办事,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关乎基层的有序运行。但是,基层村干部在中国现有体制中属于被遗忘、缺乏管理和监督的一层。因此很多村干部就大释借用权力为所欲为、欺压乡邻、鱼肉百姓,贪污腐败,充当起了村上的“土皇帝”。所以,出现了“湖南新邵县迎光乡上沙溪村支部书记彭承双全家吃低保,新盖的房比小学还大”的案例,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造成的后果也不容小觑。
村支书全家吃低保,监管岂能“不在线”?当基层被视为监管的“盲区”,“看的见管不着”或是“管得着看不见”的情况时,一些村官的欲望就必然乘着权力的野马纵横驰骋,肆意妄为。一旦变成“我的地盘我做主”,就只能拉大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了,就成了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障碍。因此,基层监管的落实已刻不容缓。
总所周知,权力是人民所赋予,人民赋予的权力就要服务于民,服务于民就要在使用权力的过程中让人民群众满意。所以,加强村官监管,首先要由当地村民以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选举,确保真正推选出符合大多数村民自己意愿的、德才兼备的村官;要健全规章制度,加大“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力度,杜绝出现村官侵占村民权益的情况;同时要在法律上作出硬性规定,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村官权力配置;重要的是要切实发挥好社会监督的特有作用,避免出现“官官相护”,使村务问题得到真正解决。唯有如此,才能防范低保指标沦为乡村干部权力礼单,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让低保真正成为困难群众的“暖心饭”。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