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赔偿金存镇政府咋成雾天放鸭子

[ 作者:余志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8-22 录入:实习编辑 ]

山阳年过六旬的陈家尧至今不知道,继子死亡赔偿金剩下的那些钱到底在哪儿。因为保存钱的镇政府现在没有这笔钱,而时任的领导说记不清了……(华商报 8月18日)

说到“有去无回”歇后语的上一句,或许同笔者的感受一样“肉包子打狗”首当其冲。其实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听,出笼的鸟儿、落花流水、大雾天放鸭子、黄鼠狼拉小鸡等等如是都可以说成“有去无回”。而笔者也暂且把合并前山阳西泉乡,所欠村民的3万元钱赔偿金看成是“大雾天放鸭子”,因为虽然原西泉乡的党委书记和民政干部,都告知“记不清”……,但现任两岔河村村支书朱某表示“村上的确在2008年借了当时的西泉乡政府1万元,当时是乡党委书记胡某同意使用这1万元的,这笔钱就是镇上保存的陈家尧的那笔钱的一部分。”或许曝光后能回忆起,“雾散见鸭”也是很难说的。

伤口上撒盐的效果可想而知。回顾事件,陈家尧智力残疾;继子打工意外死亡;妻子带着另一个孩子走了;7万元的赔偿金用去2万,剩下5万存镇政府;年事已高但当时经办人不记得这笔钱了。笔者想说的是,面对这样一个本该属于扶持对象的残疾人,缘何会有人如此的狠心?连村主任都表示认账不赖账,为何当时的主管领导干部却矢口否认?难道这笔钱就此无影无踪?麻雀飞过也有影子又当何解?比伤口更痛的是在它上面撒盐。

其实,问题的症结或许就出在两镇合并,原来的物是人非,新任的领导还真就不知此事。但问题是,以前西泉乡的党委书记和民政干部,都告知“记不清”……,这难免让人匪夷所思。对于2004年来说,几万元可谓一个不小的数目。按照当时的一个公职人员每月400元工资计算,也得不吃不喝几年的累积,更何况一个身处农村村民。话又说回来,这么大的一笔赔偿金存在镇政府,难道就没有纳入个人专项资金予以造册、入账,以便它日别人取回有理有据?容笔者一猜,该不会是这剩余的2万余被“红眼者”所觊觎,抑或是中饱私囊了?总之一点,赔偿金存镇政府不能成“雾天放鸭子”,否则公信力何在?

现任镇长称,经了解,2010年西泉乡合并到延坪镇时,乡上并没有移交这笔款项。“镇上几名民政干部也都问过了,都说不清楚这件事。”或许是句实话。但毫无疑问,这些“记不清”的领导干部,根本没有记住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那么,连群众存在镇政府赔偿金都“记不清”的领导干部又应该记住啥呢?事实上,要查处这2万元的去向也并非难事,行政机构虽然合并,所有的账目难道也成了“呆账”“死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抓蛇抓七寸。试想,只要以时任的党委书记为轴心,进行周边辐射旋转,还怕2万元成“雾天放鸭子”?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来百姓。赔偿金存镇政府会否变成“雾天放鸭子”,我们拭目以待,更不好妄下论断。但笔者相信,“记不清”的领导干部总会想起“什么”?想起什么的领导总会明白“什么”?明白什么的领导总会知晓为官为了“什么”?当什么的什么不在模糊、不在含糊不清,我们的领导干部也就知道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到那时“雾天放鸭子”就会成为“雾后白天鹅”格外美丽!

作者单位:四川北川县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