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请保护好千年古村落的资源

[ 作者:英武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7-15 录入:实习编辑 ]

无论家乡人怎么骂我,我也要将我的心里话说出来,因为:古人留给我们的特色资源希望不要毁在我们手里面。

地处河北山西交界处、曾经发生过“七亘大捷”的古村落因为移民导致一个村落被“一分为二”,一部分到了县城矿区成为移民,一部分老人还在苦苦独守着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属于我们“野孩子”的“老家记忆”还能想起多少?

上面的文字是英武在微信中回忆童年的文章,今天还写了关于老家尘肺病病人生活拮据的情况并在头条问答社区进行了回答,但今天我要写的是关于老家资源如何保护的问题!

老家人在群里发布的信息,都在讨论现在市场炒的火热的崖柏木料能够卖多少钱?当我提出要大家保护资源的时候,老家有的人说:“等着你回来保护呢”!“都在山上烂完了,捡回来还能卖几个钱解决温饱问题”……面对老家人的质问,英武一时语塞,我现在真的没有这个时间、精力和财力,但是我们能够往远的看看呢?

其实,老家已经在申报省级及全国级别的古村落了,如果能够批准下来,下一步村里的经济自然会好起来。

作为土生土长的石门人,看到这些资源被活生生地贱卖,自然心里很不是滋味。

如何破解?

一是先行安排村里人员成立简易崖柏收藏室。将散落在民间、山野的崖柏进行收集、征集,参与人员发放酬劳,贡献大者可以考虑以入股形式加入。

二是上级进行抢救性保护与收藏。依靠民间的力量是有限的,依靠村委也是不够有力的(意识首先达不到),上级(@井陉县电视台)文物及旅游相关部门要明白这些上千年的崖柏如果没有了,是不可逆的过程。不能为了短视、眼前利益而让子孙后代埋怨我们。

三是复杂申请古村落相关结构要先入为主成立收藏组织。作为千年古村落,青山绿水、千年古柏、西山寺、脉足头革命遗址、当铺巷子、指挥部、村落庙宇等等,都是应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怎么提高村民收入?

作为井陉县的一个快被“遗忘”的角落(个人感觉,事实上好像有些动作),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够真正为村民着想。

一是发展古村落旅游。这方面需要村里进行一些配套设施建设,同时邀请村里出去的大书法家、雕刻家李氏家族担起责任。同时,作为县城的郊外,尤其是在村里大山上与张蒿湾水力发电站的一个非常好的避暑胜地。还有村里各个大山沟:石南油、涉禽够、北山、大山都是可以建设成为户外探险、拓展训练等基地。

二是大力发展村传统文化及特产。依托村里传承下来的拉花、跑旱船、剪纸艺术等民俗文化,还有村里的黑枣、葫芦丝、小米、玉米等特色农作物。尤其是对于黑枣、葫芦丝要学习阳泉市平定县黄瓜干、蒋家沟豆腐还有昔阳县的小米(贡米)进行细加工,形成地域特色和优势。

三是鼓励村民开设农家乐。当然,这个步骤要在上级确定要对村落近开发的时候再进行。

以上一些不成熟建议,希望能够有开始转变的苗头。只是,家乡人对于崖柏的掠夺式抢挖确实应该停停了。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英武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