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一起来保护我们的小村庄:河南古村落大全

[ 作者:中原在线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7-04 录入:实习编辑 ]

正在召开的河南省两会上,“乡愁”成为关键词,传统村落保护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省政协委员周保林说,大部分人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价值和不可再生性知之甚少,并提出保护传统村落的具体建议。豫记今天特邀文保志愿者和乡土公益人对此点评,希望能为保护传统村落、留住乡土记忆出份力。

怎样算是传统村落呢?多久才算有传统呢?这不是村民说出来的,而是专家评出来的,他们根据“传统建筑风貌完整”、“选址和格局保持传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等指标,两年来评出了两批共415个,由河南省住建厅、文化厅、财政厅联合公布。进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的,已经有三批共99个(详见文末)。

河南两会中的村落提案

省政协委员周保林认为,除了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村落会得到一定保护外,大多数都“散落乡间无人识”。对于传统村落,应该在了解和把握全局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特色文化村档案体系,并组织专家评估、鉴定。要安排传统村落保护开发、特色文化村建设的专项经费。除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外,还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中增加相应的项目经费。

民革河南省委也建议,要倡导整村搬迁,特别是在合村并点过程中,首先,应不破坏农民世代相传的亲缘、地缘、乡缘关系,延续传统习俗和文化;其次,要沿用村庄原名,保存文化符号;最后,发展与保护相结合,采取多种方式总结传统村庄开发保护的成功模式进行推广,在发展和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据1月28日《大河报》)

保护村落比保护长城还伟大

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作家冯骥才:

我国很多传统村落就像厚厚的古书,只是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此外,传统村落还是许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他们全部的历史、文化与记忆都在世代居住的村寨里。如果传统村寨瓦解了,这个少数民族也可能名存实亡,不复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说,保护传统村落比保护万里长城还要伟大。

河南不急于开发很多传统村落,完整地保留村落的风土人情和建筑风貌特别值得借鉴。因为传统村落是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类文化遗产,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开发”让它们为经济服务,过度开发反倒会加快传统村落的消失速度。

对于零散而无法单独保护的遗存,可以用露天博物馆的形式来保护:把这些遗存移到异地,将一些传统手工艺人请进来,组成一个活态的“历史空间”。这种博物馆不仅遍布欧洲各国,韩国、日本和泰国等亚洲国家也广泛采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城市重要的旅游景点。(据《河南日报》)

村落消失是文化基因在流失

文物保护志愿者、豫记专栏撰稿人彭保红:

我们现在提要进行伟大的中华民族文明复兴,其实我们首先要弄明白我们“复”什么?我们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很多文明的基因就保留在一个个传统村落中,农村才最能代表中国,代表我们中华民族。保护好传统村落,挖掘传统优秀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的寻根之旅,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向在祖先致敬的一种实实在在的表现,是进行民族复兴的第一步。

一个个传统村落的消失,其实是我们原本丰富的文化基因的流失,会使我们中国人逐渐失去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所以,当习主席说出“记住乡愁”时才能打动那么多的人。

我们忽视传统村落太久太久,这么多年,传统村落人才在流失,资金在流失,变成一个个空村、死村,急需要政府输血,救助,保护。

好在我们看到了希望,国家三部委连续三年评选“中国传统村落”,我们河南入选国家级有中国传统村落有99个,并且国家还开始对国家级的传统村落进行资金帮扶,每个村平均300万,我们河南有20多个村得到了国家的资金帮扶,仅仅有国家的行动还远远不够,我们省,市,县也要重视起来,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

产权和资金是两大难

文物保护志愿者、中原古民居保护网络发起人金鑫:

近三年来我走访了大量的古民居,小的单幢独栋,大的连排成片,无不体现出一种无以言表的美感。我们的祖先从山洞走来,住过自己开挖的窑洞,建造了自己的木屋,而传承几千年的砖木结构古民居才使人类的居住文明达到了顶点。

在走访中也发现了一些保护难题,一是产权,一座百年民居,房屋主人认为房子老化,不愿维修,直接拆除翻新,文物部门认为产权不清晰,维修困难;二是资金,荥阳的韩凤楼故居,郑大的保护规划方案做出来两年了,可惜因资金不到位,迟迟得不到维修,苏寨民居也是类似。

要充分调动村民自发参与

和公益创办人贺永强:

单看目前的报道,觉得这个提案写得还是太原则性了,看不出来它的操作层面是怎样把那些思路实施下去的,包括资源的分配、实施策略、可持续性等。如果是运动式的或者说是阶段性的,我觉得价值是有限的,如果不去充分调动传统村落的村民的自发参与,再多的外部资源的介入,都是不可持续的。

没上名录的村庄如何自处

小编感言:

保护传统村落,一是要从留住人开始,要从尊重村民的权利、意愿、生活方式开始。建筑保护得再好,没有了人,都会显得死气沉沉。二是,对一些虽没上名录但有独特价值的村庄怎么办,比如,梁鸿的梁庄,阎连科的故乡,虽然可能没有什么传统建筑,但在文学上有独特的价值,这些该如何保护?上了名录的村庄,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但没上的呢?

99个传统村落有你家乡吗

传统村落名录(国家)略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微信号 中原在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