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如何走出秸秆“年年禁年年烧”的怪圈

[ 作者:张家界在线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08 录入:实习编辑 ]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农业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布通知,针对秸秆露天焚烧问题,农业部、财政部将围绕加快构建环京津冀生态一体化屏障的重点区域,选择农作物秸秆焚烧问题较为突出的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10省(自治区,以下简称试点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6月7日人民网)

又到麦收时节,秸秆焚烧又要“老生常谈”。众所周知,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空气环境,还容易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引发交通事故。近年来,全国各地采取出台法律法规、鼓励秸秆还田,开展综合化利用等措施治理秸秆焚烧,但效果不明显,秸秆焚烧可以说“年年禁年年烧”。

秸秆焚烧如何难禁?

一方面,从农民自身来说,农民收了麦子,抢种秋粮,即“双抢”,而收集、储存、运输秸秆费工费时费力,为不误农时,农民往往“一烧了之” 。其次,秸秆无暂存或者存放空间。随着土地资源的稀缺性逐步显现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求逐步提高,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没有多余的空间存放农作物秸秆。即便有空间存放,由于堆放位置不妥、堆放方式缺少管理等原因,易引发火灾,或成为垃圾影响环境。

另一方面,在秸秆粉碎还田上,由于其分解周期长,需要深耕深翻作业,而目前的农业机械需要改造后才能胜任。在秸秆综合利用上,“雷声大雨点小”, 首先是秸秆利用没有形成规模,如果作为养殖辅料,使用量少;如果进行生物转化,目前成本较高。

从根本上讲,秸秆禁烧缺少必要的利益驱动机制,农民在思想上未形成自觉行为,甚至持不理解、不支持或者消极抵抗的态度。

如何走出秸秆焚烧“年年禁年年烧”的怪圈,必须坚持疏堵结合,打好“组合拳”。

加大“堵”力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扎实做好群众发动和教育工作。加大环保,特别是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一方面要加大对秸秆禁烧行为的监管和查处力度。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违规焚烧行为的惩处力度,使群众真正认识到秸秆焚烧是一种环境违法行为。

做好“疏”文章。要借助科学技术手段,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农业、农机等部门要加强秸秆还田方面的技术指导,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积极引进改进种植品种和先进的农机具,最大限度地降低秸秆还田短期内对土壤保湿性能、粮食产量的负面影响。畜牧部门要加强对秸秆饲料化等方面研究,有针对性地扶持引导能消纳剩余秸秆的养殖行业。经信、环保等部门要积极培植造纸、沼气生产、生物燃料、发电等能将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企业。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张家界在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