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检察院近日发布了《2015年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当前以潜规则为名,受贿、索贿现象仍然不在少数。个别领导干部认为,逢年过节收些礼品、礼金是人之常情,并不为过,最多算是违纪;更有甚者,对于“吃回扣”“拉关系”等认为是市场“潜规则”、是社会普遍现象,难以自律。(搜狐新闻 5月3日)
借钱本是一方困难之际,向另一方或多方请求经济援助的手段,当下,更是企业之间、国家之间互通有无、共同发展的重要之举。“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是过去对借钱这一中性词的经典总结,而今,“借钱”也因一个引号充满了贬义色彩。在不少人看来,“借钱”以“吃回扣”、“拉关系”等词语以另一种形式成为了官员索贿、受贿的潜规则。
诚然,以“借钱”敛财的官员,其经过总结提炼的肤浅说词,将自己写入了行贿索贿的黑名单。美其名曰“入股”、“理财投资”、“请人帮忙装修”、“朋友帮忙”、“人情往来”等具有迷惑性和无理行的美丽说词,似乎已经成为了官员不用经过大脑就能信口拈来的“潜台词”。或许是出于命悬一线而垂死挣扎,抑或是出于明知故犯的狡辩,但在“八项规定”的火眼金睛下,纵然华丽的说词也显得过于苍白。
以假借“借钱”之名,行索贿之实的官员之所以前赴后继,关键未破除权力寻租的“利益链”。在笔者看来,破除“借钱”利益链,主要在于减少腐败收益。一方面,科学细化公权,在严密制度设计防止公权滥用。另一方面公开公权行使的程序,增加行使公权的透明度,将政府权力范围曝于群众监督之下。
作者地址:成都市武侯区二环路南二段15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