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凤冈县官方发布了《凤冈县规范操办酒席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为《酒席管理办法》)。《酒席管理办法》规定,操办酒席范围为婚丧嫁娶事宜,此外,复婚和双方均为再婚的不准操办酒席,且此规定适用对象为凤冈县辖区内的所有城乡居民。(北京青年报 1月29日)
凤岗县出台《酒席管理办法》的初衷是遏止当地酒席泛滥之风,然而管理范围不限于党员干部,包括了普通百姓,引来了法律专家的争议。在此之前,四川省通江县也出台过类似指导性通知,通过调查得知,当地大部分群众支持。不难看出,政府出台行政文件的出发点是为了改变成规陋习,刹住不良风气。但好的初衷,部分群众的呼吁不等于就是合理合法。
现如今,在不少地方存在婚丧嫁娶存在天价礼金的现象,不少地方酒宴泛滥成风。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婚嫁礼金,频频上了新闻,攀比浪费风气泛滥成灾。盖新楼,买家电,进新房变着法的办酒宴收礼金让群众不堪重负。这些歪风邪气,群众期盼政府能“管一管”。
中国自古讲究礼仪往来,讲究人情世故。在物质条件日渐丰厚的今日,优秀的传统文化演变成了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的歪风邪气。传统文化的礼轻情意重,今日变为了情义深不深就看红包有多厚。一切向“钱”看,影响了正常人情关系,破坏了干群关系,败坏了正常的社会风气。
如何转变社会风气,需要勇气和魄力,需要政策引导。但更需要地方领导多思考,下决心,谋方法。政策引导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绝不能盲目地搞一刀切的行政管理办法,即使情理通了,却法理不符。管理党员干部可以依靠规章制度,作硬性要求,但一般群众靠政府发文要求怕是不太妥当。依靠政府引导,加强节俭持家,良好社会风尚,指导健全村居民公约,加强酒店销售管理等等方式,让群众形成自律意识或许更为合理。
构建法治社会,要求政府依法行政。凤冈县的《酒席管理办法》虽然引发了争议,但也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必一棍子打死,行政方式不妥,我们可以大胆讨论,发表意见,加以改进完善。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看到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在稳步前进。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