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领导干部对“身边人”要经常敲响“耳边鼓”

[ 作者:何昆云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1-13 录入:12 ]

最近某区有一批绿化工程招投标,负责这项工作的陈局长对此前曾承揽类似工程的一家承包商印象很好,口头推荐了一下,这家承包商最终中标。事后,其司机打着局长的旗号收了承包商一笔10万元的贿款。案发后,陈局长表示对此全不知情、感到非常震惊。但依据党纪处分条例,他已经违纪了。陈局长对此表示不理解,为什么司机背着他收受贿赂,他也要接受党纪处分呢?(1月11日深圳特区报)

领导干部身边的工作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本身并不完全拥有权力,由于直接为领导同志服务,其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的好坏,不但影响着机关队伍建设和职能的发挥,而且直接影响着领导同志和领导机关的声誉和形象。报道出来很多案件就可以看出,一些领导干部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除了自身的主观侥幸心理之外,其身边的作人员也有着直接的关系,有的甚至还直接充当了代言人。因而,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切实构筑起廉洁从政的防线。

司机是领导干部身边工作最密切,接触最多的工作人员,但是,有的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确利用这种特殊的关系来谋取利益,实在不应该。有些不乏想接近领导的人,想尽各种办法接近领导的第一步,或许就是这些司机,毕竟他们和领导的接触和交流时间比其他人要多,在领导面前多说句好话也许就会帮一些人在领导面前赢得好印象。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逐渐深入,“老虎”、“苍蝇”一起打,但是,从报道出来案例来看,不能忽略这些为领导服务的工作人员。

领导干部要管好“身边人”,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要做到标准高于一般干部、行动先于一般干部、要求严于一般干部。领导干部管好“身边人”,警惕被自己的家人、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打倒”。要给“身边人”常敲警钟,教育他们为社会多作贡献,敢于在亲属问题上向私心私情开刀,真正做到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切实尽到领导干部应有的责任。在加强教育的同时,管理好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根本上还是要依靠制度。而官员财产申报的制度还不够,要逐步实行财产公开制度,在制度上建立一套完备的、便于群众监督的办法,才是管好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最有效的途径。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综合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