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每年的年底,政府部门为了检验工作的成效,常常会进行“民意调查”。近日,在广西南宁市的江南区就在辖区内进行了一次“社会公众安全感”民意调查,本来是一件倾听民意的好事,却有听众反映说,这份调查有包办民意的嫌疑。(2016年1月10日 张家界在线 )
民意调查,是了解公众舆论倾向的一种社会调查。政府就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民意调查,其目的是想通过调查了解群众对政府工作开展的满意度。然而,作秀的“民意调查”其作用又有多大呢?明明没做好的工作,江南区进行的“社会公众安全感”民意调查,直接将答案印制在问卷后面,在调查中却要求被调查人填写有利于测评单位的结果,这不有点自欺欺人吗?工作没做好,却“逼”作测评者说谎话。长此以往,将是一个可怕的信号。
为何会有“作秀”的民意调查?究其原因,是由于个别领导的思想观念的扭曲,平时工作不认真,年终有效得到好的成绩,于是才有了“作秀”的民意调查,其目的是想用“作秀”的调查结果忽悠上级领导,为自己脸上“贴金”。
如何杜绝干部“作秀”,笔者认为:一是要完善考核机制,不能简单地以“民意调查”结果为依据,要结合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加强日常监管;二是要加大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干部的惩罚力度,严厉打击这种忽悠百姓和忽悠领导的恶行,将“作秀”扼杀在摇篮里。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