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作秀的民意调查警醒了谁?

[ 作者:林鸿飞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1-11 录入:王惠敏 ]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每年的年底,政府部门为了检验工作的成效,常常会进行“民意调查”。近日,在广西南宁市的江南区就在辖区内进行了一次“社会公众安全感”民意调查,本来是一件倾听民意的好事,却有听众反映说,这份调查有包办民意的嫌疑。(2016110 张家界在线 )

民意调查,是了解公众舆论倾向的一种社会调查。政府就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民意调查,其目的是想通过调查了解群众对政府工作开展的满意度。然而,作秀的“民意调查”其作用又有多大呢?明明没做好的工作,江南区进行的“社会公众安全感”民意调查,直接将答案印制在问卷后面,在调查中却要求被调查人填写有利于测评单位的结果,这不有点自欺欺人吗?工作没做好,却“逼”作测评者说谎话。长此以往,将是一个可怕的信号。

为何会有“作秀”的民意调查?究其原因,是由于个别领导的思想观念的扭曲,平时工作不认真,年终有效得到好的成绩,于是才有了“作秀”的民意调查,其目的是想用“作秀”的调查结果忽悠上级领导,为自己脸上“贴金”。

如何杜绝干部“作秀”,笔者认为:一是要完善考核机制,不能简单地以“民意调查”结果为依据,要结合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加强日常监管;二是要加大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干部的惩罚力度,严厉打击这种忽悠百姓和忽悠领导的恶行,将“作秀”扼杀在摇篮里。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