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村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误区和教训

[ 作者:秩名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04-26 录入:易永喆 ]

摘 要:作为具有典型丘陵地貌特色的保护型村庄,姚庵村风景秀丽、特色鲜明。自2012年作为省级美丽乡村开始重点打造,现已颇显成效,全村农用地基本全部流转。但时至今日,姚庵的产业发展却显现出很大的制约。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姚庵村此次村庄规划对现状做了极其详细的调研,也对整体调动和盘活村庄产业做了积极的探索,是接地气且降低社会矛盾的精明规划。

引言

自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以来,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了很多违背村庄发展规律的大拆大建。

襄阳市近年来建设了一大批具有示范意义的美丽乡村,其中,姚庵村在全市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但今年重新启动的尹集乡姚庵村建设规划,却从另一个角度发现姚庵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很多误区,并从中总结出村庄规划的教训。

1 姚庵村的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姚庵村位于古城襄阳西南,距市区10km,襄荆高速和305省道穿境而过,紧邻高速出入口。西接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古隆中,辖区内有诸葛亮夫人黄月英居住地黄家湾风景区。

2)自然景观绝佳“四山抱姚庵,三川携锦绣”。在村北,磨石山、磨旗山、老婆顶、仙家山4座山依次排开,中间3条“千”字形河谷静卧,境内还有白鹤林山水相依,常年云集白鹤2 000多只,高峰时达5 000余只,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见证。

村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误区和教训

3)农林资源丰富姚庵村全村面积8.41km2,是尹集乡面积最大的村庄。其中,耕地面积2 303亩,水面1 100亩,山林面积6 300亩,山、水、林、田、湖、草资源丰富。毗邻城区,具备乡村旅游基础。

2 发展问题

1)土地无序承包考虑到姚庵整体区位优势,村集体近年签约了多个土地承包单位,截至目前,姚庵村整体土地流转率极高,基本全部被私人企业承包,但都是各自为政,整体缺乏引导,产业化程度仍呈现低端化,散乱的承包让整体农业用地分割严重,后续再提档升级难度较大。目前,姚庵村具备一定规模的土地承包项目高达19个,同质性较高,整体以一产为主,产业化程度极低,不能给村庄整体发展产生较大的带动作用。

村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误区和教训

2)资金使用不均衡姚庵村自2010年开始建设美丽乡村以来,村庄建设的重点是针对农民房屋的立面整治,全村民房现已基本改造完成,形成具有鄂西北民居特征的整体乡村风貌。但是,由于投入资金大部分用于民房改造,导致村庄其他方面的整治投入有限,村庄主要道路的“刷黑”和扩宽陆续实施。整体景观和绿地广场的整治稍显落后,包括村委会的改造仍在计划实施中,“双基”建设欠账较多。

3 依托村庄实际情况打造最适宜本村的规划策略

3.1 文化挖掘———营造独一无二的乡村文化旅游氛围

姚庵村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生态资源丰富。规划需要依托本土资源,积极挖掘姚庵本土文化,特别是对黄家湾、莫家堰、莫家驿等有特色和历史底蕴的项目,应加强包装和提升,形成姚庵区别于其他乡村的独特文化符号,在此基础上带动全域旅游的发展,形成姚庵村极具文化氛围的旅游系统。

规划借势姚庵村现有的乡村旅游基础,以月英故里为主题,串联全域旅游资源,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突出三国文化、智慧休闲主题,围绕核心旅游轴线形成三大特色旅游区。

1)荷花湖:三国智慧探险任务区在该区域打造姚庵入口旅游综合服务,同时策划全域联动的三国智慧探险活动,在本区设置任务领取点和验证点。

2)莫家堰:智慧文化馆和诸葛亮黄月英爱情驿站莫家堰周边有莫家古驿,为历史上重要的交通要道,策划为诸葛亮与黄月英爱情见证的重要地点。

3)黄家湾:月英生平及演绎体验改造现状黄家湾景区,突出月英故里的文化符号,打造演绎体验等项目。

3.2 产业升级———形成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

姚庵村现状产业较为分散,应整体策划、统筹规划,在现状农业生产、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突出打造休闲度假旅游,实现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服务,完善休闲、商业、民宿等项目。

整体依托姚庵紧靠高速出入口的区位优势,打造农业示范基地、农产品初加工和中转仓储基地及休闲旅游服务中心。

在姚庵村现状产业基础上,形成“三心七区多点”的整体结构(见图3)。

1)“三心”即南侧305省道区域形成综合服务及仓储加工中心、莫家堰区域形成休闲度假及驿站服务中心、黄家湾区域形成生态文化休闲度假中心。

2)“七区”从南往北分别为两基地两中心、综合服务及仓储加工区、佛手湖滨水休闲区、苗木产业区、莫家堰驿站及休闲度假区、生态山林保育区和黄家湾风景度假区。

3)“多点”为姚庵村内多处旅游节点,包括牡丹园、樱花谷、佛手湖等。

3.3 精明增长———立足现状改造和升级

姚庵现状农用地基本呈现碎片化的分散经营,需要在现有格局的基础上,保留现状地形地貌和植被作物,依托现状已有产业进行全域策划改造,通过全域整体规划和重要节点的塑造,带动周边项目的转型升级。

村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误区和教训

姚庵村已有项目较多,可围绕整体产业定位,按照各项目特征,适当调整产业拓展方向,整体打造旅游产业链。并结合各项目的实际发展情况,布局适当的集体产业用地,打造特色农家乐、民宿或休闲观赏设施。

4 结语

在乡村建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乡村规划必须加强对村民和企业的协调和整体产业的研究,保证乡村地区的和谐发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未来的姚庵村一定会越来越美丽。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爱农者言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